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央行首次回应汇率和房价之争:夸大各自领域风险

2016-11-09 08:48:16  华尔街见闻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央行专栏文章:“弃汇率、稳房价”“弃房价、稳汇率”都不是好做法

央行在其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文章中称,“弃汇率、稳房价”“弃房价、稳汇率”都不是好做法。

央行报告称,“弃房价、稳汇率”的一种逻辑是紧缩货币,从而挤出资产泡沫,并以高利率来稳定汇率,这会导致危机式的被动去杠杆,代价很大,过程比较痛苦,汇率实际上也很难稳住;“弃汇率、稳房价”则是放松货币来支持房价,试图以低利率刺激通胀和房价,这同样会加剧结构扭曲和债务积累,导致调整的时间更长、代价更大。

央行并称,在结构调整期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环境下,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稳健,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出现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避免过度放水,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固化结构扭曲,其重点在于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为结构性改革拓展时间和空间。

央行还称,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品种,适当拉长资金供应期限,有利于引导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防范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正处在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逐步转型过程中,一方面更加注重稳定短期利率、探索构建利率走廊,稳定市场预期,疏通传导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一定区间内保持利率弹性。

专栏 1 丰富公开市场操作品种

2016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在以7天期逆 回购为主每日常态化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流动性季节性变化、 市场需求等因素,于 8 月下旬和 9 月中旬先后增加了 14 天期和 28 天期逆回购品 种,灵活搭配开展操作,保持银行体系适度流动性,优化市场资金供求期限结构, 收到了一定效果。

一是满足金融机构流动性期限搭配需求,提高市场资金面稳定性。金融机构 进行资产负债管理会产生不同期限的流动性需求,这些需求大部分可通过市场融通满足,在市场波动较大或资金供求不平衡的情况下,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则可发 挥调剂边际余缺的作用。2016 年以来,受财政收支、地方债和可转债发行、资 本流动等因素叠加影响,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更趋复杂,央行增加 14 天期和 28天期逆回购品种可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推动金融机构优化流动性管理,合理摆 布资产负债期限结构,进而提高银行体系资金稳定性,增强货币市场应对流动性 波动的弹性。

二是缓解季节性因素对流动性供求的扰动,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我国银 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变化的季节性特征比较明显,逢季末、企业缴税及节假日现金 投放高峰来临,金融机构对较长期限资金需求增加,通常会多备头寸以防御流动 性波动,导致跨节、跨季利率有所上升。央行开展 14 天期、28 天期逆回购操作 可在特定时点跨越税期、节假日和监管考核期,及时填补市场资金供求缺口,降 低金融机构短期融资到期滚续的压力,适度减少期限错配,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 维护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三是引导金融机构资金融通行为,优化货币市场交易期限结构。2016 年货币市场单日交易量一度跃升超过 4 万亿元,是 2014 年日均交易水平的 4 倍,90% 左右是隔夜品种,短期内交易量迅速膨胀和交易期限超短期化蕴含的风险值得重视。适当拉长资金供应期限,有利于引导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管理水平,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防范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当前货币政策调控正处在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逐步转型过程中,一方面更加注重稳定短期利率、探索构建利率走廊,稳定市场预期,疏通传导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在一定区间内保持利率弹性,与经济运行和金融市场变化相匹配,发挥价格调节 和引导作用。

目前 7 天期逆回购仍是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品种,14 天期和 28 天期逆回购 作为辅助品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相机选择使用,服务于调控需要和市场需求。由 于公开市场操作量受到流动性状况、季节性因素和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多品种搭配后操作量的增减变化会有所加大,因此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松紧程度应更关注利率指标,而非简单观察央行操作量。未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密切关注流动性形势和市场环境变化,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丰富操作工具和期限品种,加强与市场沟通,不断提高操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专栏 3 经济运行、货币政策与结构调整

当前全球经济尚处在深刻的再平衡调整期。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其核心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结构调整期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环境下,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稳健,既要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资金需求,防止总需求出现短期过快下滑,也要避免过度放水,推升债务和杠杆水平,固化结构扭曲,其重点在于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为结构性改革拓展时间和空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近年来人民银行创新调控方式,坚持稳住宏观政策,加强预调微调但不搞强刺激,更加注重精准发力,探索更有针对性地解决结构性问题;同时坚定不移地推动金融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货 币政策调控和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疏通传导渠道,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股市也出现了较大波动,货币政策适度加大了逆周期调节的力度,适时分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并引导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促进流动性合理充裕,从量价两方面保持了适宜的货币环境;2016 年以来,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经济增长和物价涨幅总体较为稳定,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稳健的货币政策注意把握好节奏和力度。针对外汇占款下降形成的流动性缺口,考虑到准备金工具可能形成资产负债表效应且信号意义较强,受到的制约较多,更多借助公开市场操作和中期借贷工具提供流动性, 保持了流动性合理适度和利率水平的基本稳定。总的来看,当前的货币总量和利率水平是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相匹配的,货币政策始终注重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加强预调微调,保持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已高度融入全球化。在开放宏观格局下,货币政策还面临着国际间资产价格的强对比和来自汇率的硬约束。伴随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我国居民财富尤其是住房资产增长较快。据有关估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年均增长超过20%,而住房资产规模则达到金融资产规模的两倍左右。从国际上看,存量财富快速增长对经济运行会产生较大影响,经济与房地产的关系更为紧密。如 1990 年代后的美国,货币指标与其经济增速的相关性明显减弱,但居民资产和GDP 增速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经济主体可以方便地进行抵押融资,从而显著增大了房产等资产的流动性,使房地产周期与经济周期关联在一起,房地 产也成为影响收入分配等的重要因素。前一段时间国内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人民币汇率受美元指数持续走强影响出现小幅贬值,各方面对房地产和汇率问题比较关心,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了关于应该“弃汇率、稳房价”还是“弃房价、稳汇率”的讨论。“弃房价、稳汇率”的一种逻辑是紧缩货币,从而挤出资产泡沫,并以高利率来稳定汇率,这会导致危机式的被动去杠杆,代价很大,过程比较痛苦,汇率实际上也很难稳住;“弃汇率、稳房价”则是放松货币来支持房价,试图以低利率刺激通胀和房价,这同样会加剧结构扭曲和债务积累,导 致调整的时间更长、代价更大。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仍有条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上述观点夸大了各自领域的风险,而且也都不是好的做法。就货币政策而言,关键是要继续保持稳健和中性适度的货币环境,同时发挥好宏观审慎政策在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结构性调整和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和经济的内生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并扩展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空间。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逐步深化,不断取得进展,经济增长更加平衡,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下一阶段可继续做好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等方面的工作。主动调结构的核心是健全社会保障体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大力发展服务业,把扩消费与“补短板”结合起来,破除抑制服务业 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放松市场准入和价格管制,激发增长活力,补充短板行业的有效供给,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主动去杠杆需要系统性设计去杠杆方案,主动作为,逐步稳定和降低社会整体债务水平,防范经济金融系统性风险。市场化债转股是主动去杠杆的重要途径,可发挥好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把债 转股与金融业综合经营、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国企改革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结构调整和改革步伐。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财富的增长,资产价格对国民经济的 影响也逐步增大。应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顶层设计,从供给端改革城镇 化土地政策,完善财税制度,解决抑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保持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