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人社部:将完善医生职称评价标准 唯论文论英雄或改变

2016-10-30 08:25:12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原标题:人社部:将完善医生职称评价标准 或改变唯论文论英雄现状

央广网北京10月30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一则“巴西学术期刊大量中国医生论文涉嫌抄袭代笔”的新闻引发不少关注。这本鲜有学术影响力的期刊,仅去年就发表了超过1600篇中国医疗从业者的论文,占这本期刊全部篇幅的7成,其中大量文章涉嫌抄袭造假。还有另一则消息:近期警方破获了一个代发医药类论文的全国诈骗链条,被骗的医生竟超过两千人。

这些事件,指向了一个共同的原因:论文一直是我国医疗领域职称评定最重要的标尺,然而大量骨干临床医生没时间写论文、基层医生平日接触的又都是些常见病,拿不出疑难杂症科研成果。无奈之下,部分人只得诉诸“非常手段”。对此,人社部表示:将完善医生职称评价标准,这种“唯论文论英雄”的现状有望改变。

安徽蚌埠某医院的汤医生,去年底有一次晋升高级职称的机会,但她发表论文的数量不够。眼看珍贵的机会要错过,她却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说可以帮我发表论文。也刚好我自己需要评职称着急就信了,他说我的论文写得不太好,需要1000元的修改费。之后需要两千元的审稿费,最后给我一个论文的录用通知书,需要8200元的出版费。”

今年4月,汤医生真的收到了一本名为《中国中药》的杂志,她的论文就发表在上面。看着到手的这本印刷精美、刊号齐全的杂志,汤医生原本没有丝毫的怀疑。不过出于好奇,她还是登陆了杂志官网。这才发现,上当了:“发现官网上的杂志和我这期不太一样。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了,电话也打不通,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了。”

随着案件告破,警方竟揪出了一条覆盖全国的犯罪链条。这个所谓代发医药类论文的团伙,成批印刷着种类繁多的正规医学期刊的“山寨版”。三个违法账户,仅今年半年时间,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总数上百万的汇款。办案民警估计,受骗医生总数超过2000人:“半年时间资金量就有数百万,而且打款都是从全国各地过来的。针对性很强,医生这块儿基本上都是一拍即合,的的确确他们有这方面的需求。”

毕竟花钱发论文不是什么光彩事,所以即使上当,大部分当事医生也只能吃哑巴亏。

另一件与论文相关的,是近期有媒体曝出,远在巴西一本学术影响力并不高的期刊,仅去年就发表了超过1600篇中国医疗从业者的论文,占了它全部篇幅的7成,其中大量涉嫌抄袭造假。

让这些医生陷入“学术造假”窘境的,还是眼下职称评定“论文导向”的指挥棒。据了解,目前医生评高级职称,普遍需要2到5篇SCI论文;主治医生,原先无论国内外的2篇核心期刊即可,但现在水涨船高,甚至也需要SCI论文。

然而,河南肿瘤医院护师曹长松说,无论是内外科医生,临床压力任务普遍较重,门诊、会诊、病例讨论,手术做到晚上七八点更是常事,加上每周末有半天查房,根本没精力搞科研,完成一篇论文大多需要3到6个月甚至更长:“基层比较忙,让他们期刊上发表论文,确实对他们要求挺高的。我认识的一些大夫,5、60岁晋升副高一直评不上,考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论文过不了。很多这样大夫,技术没问题,论文卡的很严。”

对于县市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工作的医务人员,虽然职称评选时对论文要求相对有所降低,但论文仍然是不少人过不去的坎。郑州新郑市新村镇卫生院业务院长李俊超说,他整个医院连一个副高职称的医生都没有,因为论文一般都注重研究疑难重症,而基层医院更多的是常见病、多发病:“基层少,发表也不好发表,都是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的咱这没有。副高职称,乡镇医院很少,有的医院都没有。像俺医院有主治医,副高职称一个也没有。”

李俊超坦言,除了论文难,有时候职称名额也非常有限,到乡镇医院,已经所剩无几:“县级医院都占完了,到乡镇医院都没有。建议乡镇医院评副高程序,应该简化程序。像乡镇医院论文不能要求老高,(要求)老高像搞科研,乡镇医院也不会。”

虽然论文与职称直接挂钩,但在大部分医生看来,论文与提高医术,却几乎挂不上钩。一份调查显示,有接近六成的医生认为论文与自身医疗水平的关系不大,认为有极大促进意义的人只占8%。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认为,目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论文指挥棒”,使论文在晋升、奖金、评优中占了过于重要的位置,不仅容易出现学术造假,甚至会耽误部分医生精进医术:“把写论文写书作为医生评价的第一标准,导致医疗行业不注重临床,这对于提高整个国家医疗水平、提高医院的治疗质量不好。基层医院主要不是搞研究,主要是看病的质量。”

曹长松认为,在职称评定中,如果适当考量论文,能够起到提升医生素质和科研的作用,但应该区分专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的医生,分别做要求:“就像考试一样,你是临床大夫,你主要考临床业务,其他东西作为参考。你就是搞临床科研的,就把论文作为重点,然后临床作为一个加分项。”

人社部在去年11月出台过一份《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地方在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时,论文、科研只作为参考条件而非硬性要求。政策到如今一年,不少基层医生感受到,有了更多精力投入到临床看病中。河南省胸科医院某主治医师表示,基层的医师那就以看病为主,而大型的,学校的,比如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以科研型为主,这样就把不同的医院的层次就分开了,职称的评审会更加客观更加公正。

人社部最新透露,接下来将研究制定一份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意见。通过完善分类评价标准,让该搞科研的重视学术水平,该重视临床技术的医生专注于实践能力。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最主要的是分类评价。“对一些基层的医务人员,可能关于常见病、多发病的一些诊治专题报告或者病案分析资料更能反映专业能力,这些就能够用来替代相应的论文要求。再比如,可以考虑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的质量,淡化论文的数量要求,以免‘一刀切’的做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