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王岐山:中央部委巡视反馈不能搞包装 失去锋芒(3)

2016-10-03 17:30:06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如果盘点十八大以来王岐山的高频词,“关键少数”一定位居前列。

在9月28日的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王岐山再度强调:巡视发现的问题有的在部委党组、有的在下面,中央部委党组(党委)要把自己摆进去,联系责任担当找到症结,查找一把手的主体责任、分管领导失职失察的责任,决不能把层层传导压力变成层层推卸责任,只对着下级说事。

言外之意,中央单位的纪检监督工作,还是要强化中央部委党组(党委)成员等“关键少数”。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其实,此前,一些派驻纪检组已经非常重视“关键少数”。

去年3月,驻中办纪检组甫一成立,驻中办纪检组组长徐令义就在履新发言中要求,各单位尽快提供干部名册,司局级干部要附上简历,其后,驻中办纪检组还曾责令27名个人有关事项申报不实的干部,写出书面说明,并向任命机关提出给予批评教育的意见。

驻国办纪检组已曾处理有关单位的1名局级干部。该名官员隐瞒个人有关事项、骗购住房,群众反映强烈。

不过,王岐山在9月28日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的新表态,意味着,对于中央部委“关键少数”的监督,还要加码。

“抓住典型严肃问责”

十八大以来王岐山的另一高频词,非“问责”莫属。

此前,王岐山在会议、调研等多个场合强调: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一个,警醒一片。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一些派驻纪检机构强化了执纪监督问责。

去年3月刚成立的驻全国人大机关纪检组,就把2015年作为“问责年”。驻全国人大机关纪检组组长张立军曾通报,从去年3月至今年8月,问责了19名领导干部被问责,其中部级2人、局级14人、处级3人。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刘水生就因违纪,被免去了职务。

不过,在9月28日的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王岐山仍然要求要继续强化问责,“对不担当、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要抓住典型严肃问责”。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撰稿/新京报记者王姝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