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王岐山监督中央部委的五大抓手
9月28日,王岐山出席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论述暨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
在会上,对于中央部委的巡视工作,王岐山提出了“巡视反馈不能搞包装、失去了锋芒”、“不能只对着下级说事”要求。
关注中纪委的人都会注意到,老王经常召开座谈会。
履新中纪委书记刚半月,王岐山就曾于2012年11月30日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此后又陆续主持召开了制定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座谈会、修订廉政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座谈会、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工作座谈会、部分省区市纪委书记座谈会、部分中央和国家机关纪检组组长座谈会等多个座谈会。
不过,“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专门围绕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开座谈会,9月28日还是第一次。
与此呼应的是,十八大以来,纪检派驻改革层层递进。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到2015年年初,在中办、国办等7个中央国家机关首设派驻纪检组;再到今年初,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一张面向中央部委的监督巨网,已经全面铺开。
而9月28日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王岐山提出的“巡视反馈不能搞包装、失去了锋芒”、“不能只对着下级说事”等五大要求,则相当于“巨网”之下,最强中纪委监督中央部委的几大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七八月间,十八届中央第十轮巡视进驻了全国人大机关党组、全国政协机关党组、中央统战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等32个中央国家机关单位。按照惯例,专项巡视用时两月左右,因此,对32个中央国家机关单位的专项巡视基本收尾。不过,截止目前,这一轮巡视还未反馈问题。
“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党中央权威”
“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代表的是中央要求,要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党中央权威”,在9月28日的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王岐山明确提出了这一要求。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总书记习近平多次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党中央权威,全党都必须自觉维护,并具体体现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决不能表面上喊着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上没当回事,更不能违背中央大政方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
王岐山此前也三令五申要维护党中央权威。
今年7月,王岐山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用担当的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其中提到:中央巡视省区市、中央部委和中央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发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不全面、不到位,以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方式应对。
他指出:有的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更有甚者索性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变成标语和口号、不贯彻不落实,有的贯彻执行不力,有的在贯彻中走样。群众听到党中央为民务实的政策无不为之高兴,但由于有的领导干部不担当不尽责,致使党的好政策得不到落实,人民群众就没有获得感。
他还在文中强调: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要听表态、更要见行动,看是否把中央精神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见诸行动、落到实处。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学历史出身的老王,爱说一句话:“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去年8月,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上,王岐山就表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巡视发现的问题,层层剥笋、深入挖掘,提出治标和治本的对策建议。
今年7月,在《用担当的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一文中,王岐山提出: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前之所以产生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问题,归其根本在于一些党的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认识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把两者分离开来,甚至只想要权力、不愿担责任。
在9月28日的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王岐山再度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的根源”;“党组(党委)要担负起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一把手听取巡视情况汇报不能念稿子空论,要点人点事,对问题提出具体的处置要求”。
按照要求,中央巡视组向中央部委反馈巡视问题时,中央部委的一把手都要做表态发言。其后,该中央部委还要成立巡视整改方面的机构,一把手一般都会担任负责人,亲自负责巡视整改。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对“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说,王岐山提出的上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的根源”要求,表明中央部委的一把手听取巡视情况汇报和巡视整改过程中,不能玩虚的,必须突出问题导向,有行之有效的巡视整改“硬招”。
“巡视反馈不能搞包装、失去了锋芒”
十八大以来的前九轮中央巡视,中央巡视组反馈巡视问题时,措辞一向辛辣严厉。
以前不久收宫的第九轮巡视为例,各中央巡视组反馈在各中央机关单位发现的问题时,就采用了一系列措辞辛辣的新提法,包括质检总局“一些基层执法人员以检谋私”;全国老龄办“不少单位‘卖牌’收费”;海关总署少数单位“贴着海关发财”;农业部“迂回型权钱交易等权力寻租问题突出”;国家旅游局“评比达标表彰活动过多,有的甚至存在设租寻租问题”;民政部“公共权力部门化利益化”等。
不过,“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在9月28日的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王岐山仍旧对中央单位巡视的问题反馈,提出了新要求:“巡视反馈不能搞包装、失去了锋芒,对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决不能闪烁其辞、语焉不详”。
关注王岐山讲话的人会注意到,“不能搞包装、失去了锋芒”是典型的王氏语言风格。
其实,在《用担当的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一文中,王岐山已经对“搞包装”现象提出了批评:一些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失去原则性和战斗性,好人主义盛行,搞一团和气、不愿得罪人,基本不开展批评,即便批评也是抽象空洞的,包装了再包装,致使批评失去了锋芒,成为无的放矢。
“不能只对着下级说事”
如果盘点十八大以来王岐山的高频词,“关键少数”一定位居前列。
在9月28日的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王岐山再度强调:巡视发现的问题有的在部委党组、有的在下面,中央部委党组(党委)要把自己摆进去,联系责任担当找到症结,查找一把手的主体责任、分管领导失职失察的责任,决不能把层层传导压力变成层层推卸责任,只对着下级说事。
言外之意,中央单位的纪检监督工作,还是要强化中央部委党组(党委)成员等“关键少数”。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其实,此前,一些派驻纪检组已经非常重视“关键少数”。
去年3月,驻中办纪检组甫一成立,驻中办纪检组组长徐令义就在履新发言中要求,各单位尽快提供干部名册,司局级干部要附上简历,其后,驻中办纪检组还曾责令27名个人有关事项申报不实的干部,写出书面说明,并向任命机关提出给予批评教育的意见。
驻国办纪检组已曾处理有关单位的1名局级干部。该名官员隐瞒个人有关事项、骗购住房,群众反映强烈。
不过,王岐山在9月28日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的新表态,意味着,对于中央部委“关键少数”的监督,还要加码。
“抓住典型严肃问责”
十八大以来王岐山的另一高频词,非“问责”莫属。
此前,王岐山在会议、调研等多个场合强调:没有问责,责任就落实不下去;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一个,警醒一片。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一些派驻纪检机构强化了执纪监督问责。
去年3月刚成立的驻全国人大机关纪检组,就把2015年作为“问责年”。驻全国人大机关纪检组组长张立军曾通报,从去年3月至今年8月,问责了19名领导干部被问责,其中部级2人、局级14人、处级3人。
“政事儿”(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秘书长刘水生就因违纪,被免去了职务。
不过,在9月28日的中央单位巡视工作座谈会上,王岐山仍然要求要继续强化问责,“对不担当、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要抓住典型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