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专家质疑盲目放生:大白天的把夜鹰往哪儿放(3)

2016-05-18 09:50:15  中国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所以,滑动手机屏幕,看着新闻里爆出一条又一条有关放生的奇闻,胡严也不再讶异:

有“爱心人士”专程赶到潮白河,对着镜头,挨个亲吻活鱼,再将500多斤的鱼统统倒入泛着臭味的河里。没一会儿,鱼漂到水面,无一例外都翻着大白肚子。还有“爱心人士”站在济南一座桥上,把装了十几个蛇皮袋的青蛙、螺蛳哗啦啦倒入河里,他们在桥上和动物摆造型合照。桥下,附近20多个村民捞得不亦乐乎。

“如果导致了别的物种灭亡,这样还能叫‘放生’吗?”

在怀柔,工作人员把因放生而死的狐狸深度掩埋在山谷中。尽管这样颇为费事,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却是“必要的”。

北京师范大学动物学副教授赵欣如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这些被集约化饲养的狐狸,和被集约化饲养的鸟类一样,极有可能在饲养场已感染了一些病原体。这其中包括病毒、支原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能致病的元素”,在野外,很容易传染给其它野生动植物。

他为此感到忧心:“病原体就这样从饲养场扩散到了大自然。”

在这位学者眼里,盲目放生的动物,活下来有时比死去更可怕,“相当于当地来了一个新物种,而我们永远无法估计,这会造成怎样的生态灾难”。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澳洲最初没有野兔。150年前,一位庄园主漂洋过海将4只穴兔带到澳洲,随后放生在维多利亚省,以便打猎。谁也没想到,不到70年,这些兔子的数量达到了100亿只,“对澳洲的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盲目放生,会造成当地原有的物种秩序被打破。”这位动物学专家说,“最严重的后果会抑制一些当地物种生存,甚至造成它们的灭绝。”

“生物界的秩序是千百万年演化发展的结果。以人类简单的思维、简单的手段就能重新形成一个平衡吗?”他反问道。

1979年,美国白蛾传入中国。很快,人们就发现,这种个头小、通体泛白的昆虫拥有“难以想象的繁殖潜能”。在它们的菜谱上,200种树木赫然在列。城乡的果林、森林、农林在短时间里,被美国白蛾像蚕一般的幼虫占据。没有天敌的虫子把一棵棵树木的树叶都吃光,并在一年之内繁殖好几代。现在,美国白蛾已从辽宁扩散到河北、山东等十余个省份,国家不得不每年投巨资施药控制这个外来物种。

“事实证明,人对自然的认知太少了,我们不能干一些自以为很明白其实根本不明白的事情。”赵欣如补充道,“就好比放生。”

作为主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的胡严,对此感同身受。

他翻开厚厚的中华动物名录,指着鲤鱼、鲫鱼的页面告诉记者,“这些鱼的亚种不同,如果盲目把饲养的鱼类放生到河流和湖泊里,这些鱼很可能会和河里其他野生鱼类杂交。”

而产生的后代,“就会把不该有的基因杂合进去”。

这是胡严眼中盲目放生最严重的后果之一:携带新基因的物种活了,原来的物种受影响,很可能多年后,纯的亚种就灭绝了。比如,欧洲的野猪在和非本土的野猪杂交后,就彻底消失了原有的亚种。

“这些都不是当时能看到的,所以,放生真的不是活了就好。”他抬高了声调,“你当时放下去活了,可是10年后、2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情况你能预知吗?如果导致了别的物种灭亡,这样还能叫‘放生’吗?”

“全社会都对放生充满疑惑,盲目放生的事件层出不穷。这个板子难道只该打在放生者身上吗?”

和动物保护打了快30年交道,胡严总结了放生行为的高发地:寺庙、河湖、高山以及一个常常被人忽视的地方——儿童医院。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