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工程二期监测设备——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供图)
研究方面,子午工程一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主要集中在对我国空间环境区域特征的研究、空间天气扰动的传播规律以及不同空间圈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耦合等方面。应用方面,工程为我国重要的空间环境预报保障单位提供了自主数据,应用于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多项国家重大任务的保障中。
子午工程二期可以实现从太阳表面爆发、行星际传播到地球空间响应的全链条追踪监测。在我国本土、地球南北极区实现对近地空间(地磁、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的协同网络化监测,从而助力日地空间环境整体变化机理、空间物理基本物理过程等前沿科学研究,并为中国空间天气预报和预警服务提供关键的自主数据。
在试运行期间,子午工程二期展现出卓越性能,如成功捕捉到2024年5月超级磁暴事件,完整记录日地空间环境对太阳活动响应的全过程,展现了其对空间天气事件的快速、高精度、全局监测能力。利用子午工程二期的监测数据,已发表科技论文96篇,获批专利等48项。
目前子午工程一期和二期已融合运行。相比国际上其他监测要素和手段较为单一的地基监测网络,如地磁监测网络MAGDAS、国际超级双极光雷达网SuperDARN、国际GNSS服务IGS等,子午工程在国际上覆盖范围最广、监测要素最全、综合能力最强,实现了空间天气链锁变化过程端对端的整体监测,将对太阳活动-日地传输-对地影响的全过程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2
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探测技术
《瞭望》:子午工程的监测架构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