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吃起来更甜?一起了解"太空水稻"和普通水稻的不同(3)

瞄准空间粮食安全保障将展开深入研究

2022年,在中国空间站进行的为期120天的水稻实验是国际上首次在轨完成的水稻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培养。

在此之前,国际上在空间站只完成了拟南芥、油菜、豌豆和小麦从种子到种子的培养。水稻作为养活了世界上近一半人口的粮食作物,又为未来的深空探测带来了怎样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郑慧琼:太空种植水稻跟地面来比难度大了很多。首先太空是真空环境,所以我们在太空中种水稻一定是人造的环境,就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中来种水稻。光、气、水都是要人工来保障,尤其是光,因为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水稻对太阳光的要求还是比较高,我们在太空中种水稻是人工光源,所以太空种水稻还要经过一定的筛选,对水稻进行一些改造,让水稻能够适应人工光照。

吃起来更甜?一起了解"太空水稻"和普通水稻的不同

目前,我国科研人员已经实现在太空种水稻,并且实验证明,这些水稻的种子回到地面也具有繁殖能力。未来,科研团队将围绕空间粮食安全保障展开进一步深入研究。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窦韵筠 刘璐璐)(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