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场反应来看,情绪消费仍有一定的成长空间。在“购物”遇上“心灵”的时代,企业和平台如果缺少敏感性,漠视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就有可能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进而错失机会。
在不少年轻人将情绪消费视为“解药”的潮流之下,一个潜在的残酷真相是——你的“情绪”有可能只是他的“生意”。
是“解药”还是“消费陷阱”?
利用情绪商品在年轻消费者中的“社交货币”属性,在大数据、情绪营销等背后推手的助力下,一些商家很容易诱导消费者进入一场虚假的网络消费狂欢。
情绪消费尚属一棵成长中的青苗,相应的监管也面临全新的课题。有关部门要及时摸清资本在其中的运作逻辑,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违规营销、擦边灰产、网络诈骗等侵害消费者权益和扰乱市场环境的行为进行精准识别和打击,击破不良商家预设的“消费陷阱”,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环境和市场环境。
市场就像一条河,只要被一个人污染,所有人都得喝脏水。对于企业和平台而言,如果想要端稳情绪消费这碗饭,不能只靠收割消费者情绪和网络流量这类短视行为,要通过不断创新消费场景和产品,切实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情绪需求,推动情绪经济可持续发展。
“用消费定义自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和压力,但如果过度依赖甚至沉迷其中,“情绪解药”也可能成为“情绪毒药”。
二战以来,在西方兴起的消费主义经验告诉我们,片面的快感与即时性的享受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随心理阈值上限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反而可能陷入“越消费、越空虚”的恶性循环。
作为消费者,要透过情绪消费“集体狂欢”的表象,看见自己真实的内心诉求,避免陷入冲动消费、盲目跟风、过度消费、攀比消费等陷阱,并不断修正自己的消费观、价值观。
不少消费者已经在反思:这件商品,我是真的需要,还是商家烘托出来的“需要”?热闹的直播间里“抢”来的宝贝,为什么静静躺在杂物间?“买买买”的狂欢之后,是否收获了真正想要的情绪价值?
要知道,物欲就像永远也填不满的“黑洞”,真正可持续的情绪价值满足,往往更需要向内的探寻,通过宁静、独立甚至是艰苦的自我疗愈,才能收获更加充盈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