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下水前,苗族百姓会举行隆重的仪式。龙舟途经各个村寨时,村民们还会带着礼物在江边迎接,称之为“接龙”。
光阴荏苒,苗寨的独木龙舟鼓手、桡手换了一批又一批,但不变的,是龙舟上成员的传统装扮,以及对传统礼仪的传承。
台江县老屯乡望虎屯村村民:独木龙舟,既是我们苗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更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同舟共济,团结一心。我们一定会把它传承好,让我们子孙延续龙舟所代表的精神,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古画中的龙舟竞渡
千帆竞秀跃纸上
现藏于天津博物馆的这幅《金明池争标图》可以说是历代名画中描绘欢庆端午最为丰富的一幅作品,《金明池争标图》纵28.5厘米、横28.6厘米,一尺见方的绢上细笔精绘了上千个人物,亭台楼阁、冠盖仪仗,细微可见。
作者相传为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也就是大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图》的作者。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在急鼓声中划着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金明池争标图》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幅龙舟竞渡实景图。
天津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于悦:龙舟争标的主体可以看到这一部分是大龙舟,它的两边分别描绘了5艘小龙舟,然后争夺的标就是中间这样一个锦标。画面上每艘小龙舟上都有桨手,船尾有舵手,在船头立着一个军校,他们面对着桨手实际上起到了鼓手的作用。每个人大概是2到4毫米。所有的建筑、人物、景致,还有这些活动都安排在这么小小的一幅画面上,我们可以说它是表现了中国绘画里以咫尺画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