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战国时期的“粽子”原来长这样!(2)

战国时期的“粽子”原来长这样!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蓝万里:当时这些包裹它是就是放置在案上,那椁板上也有,它以这种放置形式和组合形式来看,我们推测它是作为食物的形式来放置到进入墓葬的。我们测算了一下大概它也就能装到200克左右的粮食,刚好是一个成年人的饭量。饮食文化传承应该就是文化传承里面最容易流传、也最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所以2000多年,槲叶和粮食和水稻和黍米结合的形式也就流传了下来。

千古一叶寄乡愁又到端午槲粽香

墓葬中发现的槲包证明在那个时代,人们就已经发现槲叶能为包裹的食物带来植物的清香。其实不仅在2000年前的楚国墓葬,即使在现在,在野生槲树资源丰富的陕西、河南、山东部分山区,当地群众依然保留着端午时节采摘槲叶包裹黍米做槲叶粽子的传统。只不过随着食物越来越丰富,里面的馅料也从单一的黍米、糯米,加入了红豆、板栗、红枣等,风味也随之越来越丰富。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研究馆员刘百灵:它不仅是一种节日食品,还是一种文化符号。在我们豫西地区,一直就有着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当地老百姓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槲叶包上黍米作为节日食品,俗称为槲包。

战国时期的“粽子”原来长这样!

槲树叶子宽大,有一股独特的清香味,这股清香味在端午节前后最为浓郁,端午节前,在河南省栾川,当地村民一定要采摘槲叶,制作槲包粽子。

战国时期的“粽子”原来长这样!

槲包的制作工艺繁复且考究,从选材、清洗、包裹到烹煮,既保留了先民们的饮食痕迹,又在代代相传与改进中,见证着中华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