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多地跟进!房地产融资“白名单”项目密集落地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的通知,今年以来各地陆续建立了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房地产融资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协调机制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情况及项目开发企业资质、信用、财务等情况,按照公平公正原则,提出可以给予融资支持的房地产项目名单,也就是“白名单”项目,向本行政区域内金融机构推送。

记者近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广西、四川、江苏、浙江等地监管局了解到,目前各地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运行顺利,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审批和资金投放持续增加。

广东

广东监管局迅速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全辖(不含深圳)20个地市迅速建立了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项目推送、授信、放款实现地市全覆盖。截至6月3日,广东辖内银行机构共为两批次307个“白名单”项目授信933.77亿元,已提供融资392.88亿元,授信规模和实际落地金额均居全国前列;新增融资平均期限达到3.5年以上;重点支持民营房企项目融资需求,民营房企项目数、授信规模占比分别达到93.16%、87.63%。第三批“白名单”项目的筛选和推送工作也已有序启动。

广西

广西监管局配套出台融资对接协调、贴身跟踪监测、完善资金监管等7项“硬招”。压实机构主体责任,细化尽职免责制度,实现清单内项目最快5天融资落地,切实达到“应满尽满”要求。截至6月2日,广西已完成两批次278个“白名单”项目推送和审批,171个项目获银行融资137亿元。

四川

四川监管局会同住建部门统筹推进保交房、消化闲置存量土地、消化商品房库存、化解房企总部债务风险和“三大工程”建设等工作,推动落实“推送—反馈”闭环要求,助力问题项目修复达标,督促银行机构加速融资落地,积极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截至5月31日,四川省共推送白名单项目381个、融资需求1105.13亿元,推动修复37个问题项目达到“白名单”要求。目前当地商业银行已对219个项目授信592.26亿元,已对134个项目放款179.11亿元。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