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全国防灾减灾日】遭遇地质灾害 如何科学避险?

央视网消息: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进入汛期,强对流天气多发,在山区极易引发山体滑坡、山体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过,这些地质灾害发生之前,往往会出现一些征兆。如何及时捕捉到这些预警信号,并科学避险呢?一起来看攻略。

地质灾害发生前,有何征兆?

【全国防灾减灾日】遭遇地质灾害 如何科学避险?

山体滑坡发生前,前沿的土壤会突然出现猛烈的上升和鼓裂,甚至局部滑塌和有序的裂缝,地下水会沿着挤压裂缝喷涌而出。

山体崩塌前,山壁上会有岩石碎块不断脱落,山体深处传来撕裂和摩擦的声音。

【全国防灾减灾日】遭遇地质灾害 如何科学避险?

泥石流的预警则更为明显,沟谷中水位会急剧上升,河水会突然断流或是洪水暴增;沟谷深处昏暗不明,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甚至能感觉到地表的轻微震动。

遭遇地质灾害,如何自救?

【全国防灾减灾日】遭遇地质灾害 如何科学避险?

如不慎遭遇滑坡、崩塌或泥石流,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洼的谷地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或停留,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跑,应该向与灾害垂直的两边山坡逃离。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