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原标题:观测地球“风雨无阻”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国家航天局今天发布消息,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陆地探测四号01星,于近日顺利进入工作轨道,合成孔径雷达天线成功展开,卫星工况正常,状态良好,后续将继续开展在轨测试等工作。

观测地球“风雨无阻”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陆地探测四号01星8月1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升空,发射后顺利进入预定的转移轨道。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主任设计师张亦朴:火箭把卫星送入一个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由卫星自己变轨,变轨到一个倾斜的同步轨道,倾角是16度。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工程副总设计师孟令杰:经过了4次的变轨,现在已经准确地进入到预定轨道。然后,把它上边大型的环形合成孔径雷达天线展开,因为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动作,展开以后才能开展下一步非常详细的一个在轨测试工作。等在轨测试完全完成以后,这颗星才能使用。

据了解,这颗卫星是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创新突破多项关键技术,能够对我国本土及周边区域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服务防灾减灾与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勘察以及海洋、水利、气象、农业、环保、林业等行业应用需求。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工程副总设计师孟令杰:直接为我们国家防灾减灾的综合防治提供很好的、高时效性合成孔径雷达的数据,提高减灾、防灾、救灾的综合的防治水平。另一个方面,就是为我们“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和我们金砖星座有关国家的这种交往,可以提供数据共享。

观测地球用雷达全天候全天时风雨无阻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是一颗可以在太空中对地球进行观测的卫星,但它观测用的设备不是相机,而是一种雷达,用雷达给地球拍照,会有哪些不一样的体验呢?

陆地探测四号01星的观测设备是合成孔径雷达,这种雷达的工作原理和其他光学遥感卫星的相机不同,它是对地球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从地球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并对其进行解析,从而获取具有大量信息的雷达图像。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正是由于采用了合成孔径雷达来成像,卫星可以不需要借助光线的帮助就可以成像,并且能够穿透云层观测云层之下的世界,所以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可以不受气候限制、不受光照限制,全天候、全天时地对地观测,非常适用于防灾减灾等应用场景。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研制人员张庆君:灾害期间往往天气不太好,在极端天气灾害天气情况下,其他光学手段不能获得图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大显身手来获取需要的灾害地区域的信息。比方说像桥梁道路有没有坍塌,水的扩散面积有多大,房屋有没有倒塌,这些灾害的一些关键信息,能够及时获取。

世界上飞得最高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除了采用合成孔径雷达技术,陆地探测四号01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运行的轨道特别高,距离地球近四万公里,飞得越高,看得也就越远,在这样高的轨道上观测地球会有什么不同呢?

陆地探测四号01星运行在距离地球近四万公里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就像在天上重复画着一个“8”字,这样可以固定地对一大片区域进行相对持续的观测,观测重访周期短、成像幅宽大。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工程副总设计师孟令杰:能够持续地、长时间地盯着某一个区域,对咱们国土周边进行观看,进行探测,这样能够实时地把一些受灾的图像能够传回来,这样救灾的时候时效性比较高。

据介绍,一般运行在500或700公里较低轨道的卫星,对某一块区域的驻留时间大约是十几分钟,等到下一次再对这片区域进行观测时要几天后了,时效性相对较低,而陆地探测四号01星飞得高,看的区域也就更大,对同一个区域重复观测的效率也就更高,可以和低轨卫星的功能形成互补。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进入工作轨道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研制人员张庆君:看的范围大,但是分辨率要比低轨相对来说要低一些。通过这种大范围,我们先对于目标有一个宏观的、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关心的一些区域,用低轨卫星再高分辨率、小范围地再进行精细观察。

(总台央视记者崔霞陶嘉树)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