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抢收+烘干+晾晒” 各地多举措力保小麦颗粒归仓(6)

由于提前办理好了《跨区作业证》,车辆本身没有超限,陈桂一行顺利地通过高速口后,直接赶往目的地进行收割。他们需要赶在当地下一场雨来临之前,尽量帮农户收割小麦。

“抢收+烘干+晾晒” 各地多举措力保小麦颗粒归仓

本周二,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小麦成熟度、收获进度及天气变化,精准对接机收服务供需。在协调落实好跨区机收免费通行政策的同时,通过24小时机收热线值班电话,及时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以确保作业农机畅通无阻、安全作业。

趁着天晴抢收夏粮,是近期各小麦产区最重要的农事活动。在河南许昌,六一前后正值当地小麦成熟,本周四天气放晴,种粮户们赶在当天进行抢收。

“抢收+烘干+晾晒” 各地多举措力保小麦颗粒归仓

这批趁天晴抢收来的小麦,含水量高于往年,必须尽快烘干,种了120亩小麦的杨晓财,直接将湿麦送到了附近有烘干设备的合作社,烘干后直接由合作社进行收购。

该合作社从5月中旬就开始了忙碌,前期主要接收成熟期较早的南阳等地的湿麦,为其进行烘干作业,曾烘过含水量超过30%的湿麦。据了解,为保障烘干后的小麦品质,温度一般只能控制在50℃左右,这也意味着含水量越高,烘干所需时间也越长。

“抢收+烘干+晾晒” 各地多举措力保小麦颗粒归仓

河南许昌鄢陵县某合作社负责人李军涛:按国家标准12.5%,烘干的话,水分越潮越不好烘,烘干的成本会增加一点。不同的燃料成本可能不一样,连电费、燃料费、工人费,烘干每吨大概100元左右够了。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