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2)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捷龙三号火箭控制系统软件主管设计师孙晨光:在设计过程中,我们把整个火箭的飞行过程进行了仿真,找到火箭的控制难点,降低控制难度,使火箭更加容易控制,克服了火箭外形不规则,大头罩细脖子的难题。

捷龙三号作为一款针对商业航天市场研制的运载火箭,具备“一箭20星”的发射能力,能为国内外商业卫星提供星座组网、补网、载荷验证等发射服务。

首飞为何选择在海上?

我国以往所有的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都是在陆地上进行的,那么捷龙三号火箭的首飞为何要选择在海上进行呢?

相比于采用液体燃料作为推进剂的火箭来说,捷龙三号由于采用的是固体燃料,燃料可以提前填充在火箭内,并长期储存,使发射准备环节大大减少。这样的特性,使得捷龙三号具备了适应海上发射的先天优势。

此外,像长征五号、长征七号这类液体燃料火箭,都是分段运输至发射场之后,再进行组装。而固体运载火箭是一个整体,不能分段运输。捷龙三号作为我国目前最大最重的固体运载火箭,长途运输也就成了一个难题。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总指挥金鑫:整个火箭全长31米,规模是140吨。这样大的火箭,如果到其他陆地发射场运去发射,陆地运输无论是用公路还是铁路,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由于捷龙三号的研制生产地就在山东海阳港附近,火箭出厂几公里就能到达海边,相比于陆上长途运输,“就近”选择海上发射也更方便、更高效。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总指挥金鑫:其他火箭(首飞)都是陆地发射,应该说从发射本身的难度会小一点,而海上热发射难度会大一点。所以作为一型火箭,首先关键技术得突破,而有了关键技术突破,后面就可以通过生产制造发射一体化,提高发射效率。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