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惠及民生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动实现三方共赢(2)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结余留用就是说打包定价之后,收费跟价格的差额就留给了医院,成为它合理的获益。而假如它(医院)超支,不合理的部分可能就会由医院自己承担。

我国已经在多地启动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这个改革虽然说的是医保和医院之间进行结算的事情,但与老百姓的就医负担密切相关,接下来我们就去试点医院看一看,患者能否真正享受到实惠?

湖南邵阳:改革后平均住院日和次均费用下降约20%

近日,湖南邵阳市72岁的刘大爷因为胆囊结石诱发急性胰腺炎治疗后,办理出院手续时发现,相较于去年相同的病症,这次不仅住院时间缩短了,费用也有所降低。

湖南患者刘大爷:自费部分减少了,原来是2500元,这次2100元。上次是十天,这次是八天。

刘大爷就诊的医院,湖南邵阳市中心医院,作为试点医院推行了支付方式改革。今年10月DIP实际付费以来,该院入组病例平均住院日和次均费用均下降约20%。

国家医保局:患者住院时长和例均费用均下降

国家医保局介绍,试点地区的医疗机构在新付费模式下,主动控制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诊疗、医药以及耗材项目,精细化管理程度提高,明显降低了患者就医负担。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医院的医疗效率、资源配置等多项绩效指标均有了明显的改善,轻症病例减少,住院的病例难度系数稳步提高,例均费用也逐年下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在三年内推向全国

惠及民生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推动实现三方共赢

目前,全国有30个城市开展DRG付费试点,71个城市启动DIP付费试点。按照三年行动计划,支付方式改革将在三年内从101个试点城市推向全国。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疗保障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隆学文:支付方式改革在医改过程中是起到基础性、引导性作用。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都将开展支付方式改革。到2025年底,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