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她驳斥“中国债务陷阱”遭恶意剪辑,BBC这般道歉(2)

布劳蒂加姆说,她终于意识到,BBC的记者显然打定了注意,想要输出其个人的观点。在音频的开头,还出现了一个从未有人问过布劳蒂加姆的问题:“我们能做些什么来解决这种情况?”

“令人沮丧的是,这一切都让我想起了一种人们的普遍观念,即中国人正在非洲获取大量土地种植粮食,然后运回中国。我花了三年时间对这个荒谬的观点进行实地研究,并写了一本书(Will Africa Feed China?《非洲喂养中国?》)来揭穿它。”

布劳蒂加姆最后无奈表示,如今似乎没有人再这么说了,但并不是因为她,而仅仅是因为有一个更加有趣的“威胁叙事”已经印刻在了媒体的脑海之中,这一切让人叹息。

她还透露,自己感到震惊的原因还在于,其本人曾是BBC的超级粉丝,上世纪70年代居住在中国港台地区以及80年代在非洲做实地调查时,经常使用收音机收听BBC的广播节目,原本相信它们能够提供细致而平衡的分析报道。

事后,布劳蒂加姆在个人推特上发文称,BBC联系到了她,并向其道歉,还装模作样地送上了“临时工警告”。BBC方面声称,剪辑上的差错是由于制片人缺乏经验造成的,这一切都是仓促中发生的,并非故意,而布劳蒂加姆则表示,暂且相信他们的“无辜的”……

她驳斥“中国债务陷阱”遭恶意剪辑,BBC这般道歉

布劳蒂加姆推特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国家和媒体长期蓄意炒作“债务陷阱外交”,其实就是想借机污蔑抹黑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政府于2013年倡议并主导的跨国经济带,其中推行了大量涉及公路、铁路、桥梁和港口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这些基建项目为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一段时间以来,中方的“一带一路”倡议始终被部分西方政客“污名化”和“妖魔化”,一些人声称“一带一路”是中国在经济和政治等领域压榨别国的工具,并称中国在此计划中对部分发展中国家设下了“债务陷阱”。

她驳斥“中国债务陷阱”遭恶意剪辑,BBC这般道歉

2021年10月,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安全总监兼项目安全部经理刘景昆(右一)在项目建设工地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图自新华社“一带一路”故事通讯

但事实上,“一带一路”从来都不存在大规模不可控债务风险。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学者对“一带一路”沿线部分经济体进行调查后发现,41.6%的受访者认为“债务陷阱外交论是谬论而非现实”,相信“一带一路”倡议会为自己国家带来净收益。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布劳蒂加姆等人更是做过相关调查,他们发现,所谓“债务陷阱”的阴谋论经不起推敲,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根本不是东道国陷入债务风险的原因,西方国家才是最大的债主。

在11月26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曾就所谓“中非‘一带一路’合作给非洲制造了债务陷阱”的说法回应指出,“一带一路”给非洲制造债务陷阱是陈词滥调,已经被国际上很多政府、学者、研究机构通过各种研究加以驳斥,该说法与事实不符,站不住脚。

吴鹏还表示,中方愿同国际社会一道,按照“共同行动、公平负担”的原则,落实好缓债倡议和债务处理的共同框架,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富裕国将自己的份额转借给有需要的非洲国家,也希望多边金融机构、商业债权人能采取积极的更有力的行动,加大对非洲的投资,支持非洲实现经济自主和可持续发展,铲除债务问题的根源。

(责任编辑:梁云娇 CN079)

推荐阅读

24小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