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题:部分中小河流发生超历史洪水防汛抓“大”亦要防“小”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湖北府澴河水位超警戒、安徽横江百年古桥被冲毁、江西昌江上游干流及支流发生超历史洪水……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入汛以来,南方不少河流尤其是中小河流水位超警戒,部分甚至出现险情。
水利部在近期的新闻通气会上介绍,一些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重发,区域性暴雨洪水重于常年。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与大江大河相比,中小河流防洪标准偏低,缺乏应对超标洪水的准备。防汛工作在抓“大”的同时如何防“小”,如何尽快补强当前薄弱环节,成为一道摆在大家面前的考题。
中小河流成薄弱环节部分发生超历史洪水
7月8日20时35分,江西上饶市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堤出现漫决险情,决口长度约50米。鄱阳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问桂道圩堤为万亩圩堤,受到持续强降雨影响,昌江流域水位迅速上涨,导致圩堤出现漫决,目前存在安全隐患的9000余名村民已全部安全撤离。
7月9日凌晨1时,记者在位于决口附近的村庄看到,村庄内农田被淹没,部分村民正在堤坝上集中避险。
7月7日,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横江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桥被洪水冲毁。当地干部说,7日9时,横江水位上涨,桥体突然垮塌,“像被推倒的麻将牌一样没入江中”。
据统计,截至7月1日12时,已有304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中小河流堤防、小型水库等工程险情及堰塞湖险情均有发生。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相关人士介绍,湖北山区小水库、小塘堰众多,6500多座水库中九成以上是小水库,尚未完全整险加固。截至8日8时,全省已有1496座水库水位超汛限,其中大型水库11座、中型水库51座,其余均为小型水库。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原所长程晓陶说,今年存在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的可能性,但防洪压力目前更多体现在中小河流上,其分布广泛且防洪标准相对较低,是洪灾多发重发的高风险区域。
缺乏应对超标洪水准备陡涨陡落加大破坏力
记者调查发现,与大江大河相比,中小河流点多面广、堤防建设及治理投入相对不足,防洪标准偏低;同时,地处山区的中小河流河道坡降大,水流湍急,进一步加大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鄱阳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对大江大河的堤防项目投入较大,堤防较为牢固,相比之下,小型堤防因投入不足易成防汛短板。鄱阳县有36座万亩以下堤防,全长170多公里,约占全县堤防总长度的一半,不少尚未得到除险加固,防洪标准偏低。
湖北省水利厅二级巡视员江炎生介绍,“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本就不高,一般只能防御10年到20年一遇洪水,在当前极端天气频发背景下,风险就加大了。”
一些基层水利工作人员表示,地处山区的中小河流河道坡降大,甚至陡涨陡落,加大了洪水的冲击力和破坏力。
安徽省歙县水利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歙县地处皖南山区,上游降雨很快形成洪水汇聚而下,具有“四大、两快、一短”的特点,即洪水流速大、冲刷力大、含沙量大、破坏力大,涨得快、落得快,历时短,上游降雨在6小时至8小时就汇至县城,加大了防汛压力。
此外,今年的疫情也给防汛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程晓陶说,今年很多地方水利冬修春修受到疫情影响,一些应在汛前完工的涉水工程未能如期完工,一些应开展的防汛检查、防汛培训未能如期开展,对防汛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强化非工程性措施提升防御超标洪水能力
针对当前暴雨洪水集中频繁发生及中小河流度汛存在的短板,基层干部及专家建议,从加强防守巡查、水文监测和洪水预报以及加大对中小河流治理力度等方面着手,防止“小堤大灾”。
首先,强化防守巡查,及时排查风险隐患。基层干部表示,在不少中小河流防汛工程存在短板的情况下,落实好非工程性措施尤为重要,各地防办要根据汛情变化对防汛抢险工作进行指导,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防守巡查,尤其是超警戒堤段和前期发生重大险情的地方,要严格按照防汛应急预案增加巡查频次。
其次,加强中小河流的水文监测和洪水预报。江炎生表示,中小河流的水文监测和洪水预报也存在短板,水文监测站点少、洪水预见期短、预报精度低,难以满足及时有效应对洪水的防御要求,应引起足够重视,尽快补齐短板。
专家表示,应进一步加大对中小河流治理力度,提升防御超标洪水的能力。程晓陶说,目前,我国大江大河干流编制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由七大流域管理机构负责,能全面掌握雨情、水情、工情、险情信息,也可依托重大工程调控,而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中小河流亟待加强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研究与指导。
歙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建议,加大对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加大对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防范洪水灾害应对能力,加大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提升社会公众自我避灾能力。
受目前仍在持续的强降雨影响,江河湖库水位不断攀升,湖北防汛形势日趋严峻。根据《湖北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经研究,湖北省防指于7月5日18时将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应急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