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参考快评|“外资撤离中国”?别再炒这个伪命题了
近期,随着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洛提议鼓励美企回流、日本启动“召回”部分日企计划等传闻不断出现,有关“外资撤离中国”甚至是“与中国脱钩”的说法引发舆论关注。
与上述说法相比,我们却看到,在中国社会经济从疫情中稳步回归常态的当下,尽管全球市场需求低迷、供应链大面积阻断,但部分外资在中国的“加码”布局并未止步。近日陆续传来的一些消息,也佐证着这样的判断:
施耐德电气4月29日与厦门方面签协议增加投资,计划生产新一代数字化绿色电气产品;星巴克中国与红杉资本中国基金4月27日宣布在新生代餐饮和零售科技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埃克森美孚的广东大型乙烯项目4月22日举行“云开工”仪式,这是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
不难看出,中国仍然是外企投资兴业的热土。
中国美国商会、上海美国商会和普华永道4月发布的联合调查报告也显示,超70%的受访在华美企表示不会因疫情影响而将生产和供应或采购业务迁至海外,而且大部分受访企业也反对中美经贸“脱钩”。据华南美国商会的调查,75%的受访企业表示无论疫情影响如何,都不会改变在华再投资计划。此外,日本贸易振兴机构4月对华南地区日企进行了调查,发现考虑将转移出中国的企业较2月时减少了一半,超过九成的日企没有转移计划。
事实上,一些外企也深知,所谓撤离中国并不容易。美国《福布斯》双周刊指出,让(美国)企业搬迁,可不是“将各种设备和办公家具打包装箱,运到太平洋另一头”那么简单。这意味着,外资依靠中国低成本获得的利润,都将在它们转移生产时被消耗掉。
此外,外资在中国的经营已经深深嵌入当地的研产供销网络。若搬迁后,企业脱离了原来的上下游配套企业、物流网络、合作伙伴和消费市场等等,这些都需要企业去重新寻找、谈判和开拓,工作繁琐而成本巨大,并非政府补贴一些搬迁成本即可覆盖。
正如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博世公司CEO邓纳尔所说:“博世来到中国已经110年了,拔得了一棵树,搬得走整个生态吗?”
中国美国商会总裁毕艾伦也表示,会有一些特定行业的部分公司选择布局中国之外的其他市场,或受近期政策影响,回到美国扩大生产运营。但这是一个“费时、费钱且不可逆”的过程。
不可否认,随着中国进入经济转型期、税收政策调整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外国鼓励产业回流等因素,外企在华投资面临新的情况,但这仅仅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部分因素。资本是最务实的,影响资本最终流动的还是市场潜力、供应体系、营商环境、劳动力等长期因素。
在这些方面,中国仍有显著优势。
中国既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也是劳动力年龄人口最庞大、每年高校毕业生最多的国家,更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供应体系的完备程度绝无仅有。也就是说,外资可以在中国当地就近完成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全部营商流程。
中国营商环境也在日益改善。得益于近年来引入并健全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优化政务服务等,中国在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中得分连年提升,排名由2016年的第31位跃居至2020年的第15位。
此外,随着中国加码布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一大批外资将被吸引进入,而由此带来的高端基础设施、创新氛围和技术成果也将继续推动中国产业基础设施升级换代,成为吸引外资的新优势。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成效持续显现,复工复产高效推进,横向比较来看,中国的生产能力是全球最稳定的。由此可见,短期的因素不会影响企业长期的投资决策;一时的资本流动也不能成为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以及“脱钩”言论的依据。所谓“外资撤离中国论”既不符合事实,也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