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评:中美外交官“行动自由”之争应这样看
美国要求中国外交官在当地开展交流向美国务院报备的事情不断发酵,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星期一进一步表示,华盛顿正在考虑对在美的中国“党控机构”(大概是指国企、官方媒体)也推出类似规定。他还说,那些机构可能会被要求注册为外国代理人。美方表示,这样做是出于“对等原则”,目的在于让中方取消对美国驻华使领馆在中国开展活动的限制。
首先,中国外交部门没有对美国使领馆在华接触各种人员进行限制,美国外交官在中国是可以见他们想见的人的。中国的“自由派”人士许多都与美国外交官有接触,他们当中有的人还在互联网上晒过自己与美外交官联系互动的相关信息,并且以此为荣。
但是众所周知,中国社会与美国社会的内在治理有很大区别,美国外交官在寻求接触各种人员时,有时会受到一些人和他们所属机构的警惕性反馈,这不是中国政府刻意要求的,而是中国社会的“平均情形”。
这种情况并非专门针对美国外交官,友好国家外交官也会在中国社会里碰到“外交无小事”观念造成的的各种现象。就是中国媒体人或研究机构想接触一些敏感人物,或者找人探讨一些敏感问题,也不是容易的事。
客观说,美国外交官在中国也享受了一些中国外交官在美享受不到的权利。中国人重视外交,在社会各个领域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外国驻华官员和机构一些优待,比如北京和上海购车限号,但是美国外交官买车就不用摇号或者出高价竞拍。软优待就更多了,有个外国人在中国一个城市丢了一辆自行车,警方很重视,迅速帮助找了回来,还引起了中国网民的广泛批评。
新华社伦敦9月16日电(记者梁希之 顾震球)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英国皇家爱乐乐团与中国爱乐乐团16日晚在伦敦巴比肯中心音乐厅联袂上演“中国之夜”音乐会
新华社新德里10月10日电特稿:电影、瑜伽、智能手机——中印两个文明古国交往“新故事” 新华社记者赵旭 胡晓明 陈健 近年来,练习瑜伽在中国年轻群体中悄然流行,印度电影受到中国观众喜爱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8月28日电 专访:中国成就启发拉美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访巴西中国和亚太地区研究所所长塞维里诺·卡布拉尔 新华社记者赵焱 陈威华 “我研究中国算起来有半个世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