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洋六号”在深海发现神秘物种,与细菌共生可活250年
央视网消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海洋六号”科考船今天(16日)完成深海探测共享航次任务返回广州。科考期间,我国调查人员在我国南海北部发现一处新的大型活动性冷泉。
冷泉周围有着一套不依赖光合作用生存的生物群落,有一种观点认为这里也可能是地球生命的发源地之一。此次新冷泉发现过程中,科研人员在冷泉周围发现了很多神奇的生物。
在水深1000米以下的世界,总会有一些神奇的生物让人大开眼界。而在冷泉区域独特的生态系统中,最底层的是以化学能量生存的“自养细菌”。在这些细菌之上,则是蛤类、贻贝类等依靠食用细菌生存的生物。
在本次寻找冷泉的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在1390米水深的冷泉附近首次发现了被科学家誉为地球上寿命最长的生物类型之一的“管状蠕虫”。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龚跃华说,它的年龄非常长,甚至可以达到250年是目前发现的最长寿的动物(之一)。
龚跃华介绍,虽然管状蠕虫近年来已被人类发现,但如此大规模和清晰的在冷泉周围发现在我国还尚属首次。
管状蠕虫依赖体内共生的硫化物氧化细菌为其提供营养,因此管状蠕虫既没有内脏,也没有消化道。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龚跃华说,是细菌吃硫化氢、甲烷气体,而细菌是在管虫肚子里的,蠕虫与细菌是共生的,细菌给管虫提供能量。
记者张雷说,它的样态,像竹节,或者说像树根,但其实它是一种深海动物。我们看现在这个样品,它是有红色的血液流出的。它最长可以长到1.6米长。
目前,相关样品已交由天然气水合物及海洋生物课题组研究。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记者魏梦佳)塞尔维亚民谣、捷克木偶剧、京剧表演、天津快板、非遗展示……北京世园会自4月底开园以来,多场中西交融、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在园区举行,让游客大呼过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