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这22个城市人口连续三年“收缩”16个集中在东三省(2)

2019-04-10 09:40:49  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评论()人

除了上述“一降一升”,还有一些城市在近年呈现出非紧凑型发展的情况,也就是其城区常住人口并未连续下降,但其城区人口密度却连续下降。也就是说,整体这三年,城区常住人口的流入速度,比不上其城区面积扩张的速度。

这类情况的城市有不少,重要集中在北部及西部。包括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山西晋中、辽宁铁岭、四川邛崃、四川遂宁、陕西渭南、甘肃金昌、新疆乌鲁木齐、新疆阿克苏、浙江温州、河南开封。

这22个城市人口连续三年“收缩”16个集中在东三省

其中最突出的两个城市是山西晋中与浙江温州,这两个城市常住人口2014-2017连年上涨,但人口密度却在连年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省是唯一一个人口密度三年内持续降低的省份,同时其城区常住人口是连年增长。可见,这三年中,山西省整体土地的城镇化恐怕要快于人的城镇化。

这22个城市人口连续三年“收缩”16个集中在东三省

这些年流行的“造城”之风,相关争议也很大。拿新城新区来说,早在2013年,国家发改委对12个省区的调查显示,144个地级城市提出了建200余个新城新区。

对此丁长发认为,我们的土地利用不够集约、不够紧凑。中国人均土地消耗是130平米而欧美国家是70平方米,这中间浪费不少。城市的发展与土地面积的大小也并非正相关。中国香港有约740万人,新加坡约560万人,而其土地面积都远小于约400万人的厦门。

实际上,当下中国城市需要步入、也正在步入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城市精致发展阶段。经济学家周其仁在2014年早提出“今后三十年,中国很大程度要从流动转向集聚。地方政府应把注意力从硬件转向人气,建设紧凑型、全球化和法治城市。”

对于收缩型中小城市,此次《任务》中强调“要瘦身强体,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说的也是这个理念。

为什么首先收缩的是“中小城市”?

2014-2017三年中,城区常住人口连年下降,呈现收缩趋势的城市中,绝大部分是中小城市。从城叔统计出的22个城市来看,仅有三个城市属于大城市范畴,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万,其余19个城市均为中小城市。

为什么中小城市更先收缩?

丁长发认为这与我国城市等级划分有关系,“在金字塔型的城市体系下,等级越高的城市,越能获得更优质的要素,尤其是公共产品,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

在优秀公共服务的吸引下,这些高等级城市越能聚集人才,越能聚集产业。相反,公共产品较为弱势的中小城市,留不住人才,其产业推动也更为困难。

他还表示,在欧美地区,有不少小城镇走出一条“小而美”的发展道路,但在其背后,往往有名牌大学等优质公共产品的支撑,比如剑桥大学所在的剑桥市。而在美国,其小城市的一个特殊点在于,全美有5000多座运输机场,很多小城市也融入于航空网络中。

“既有体系下,我们的中小城市还缺乏优质公共服务配套”,丁长发向城叔强调。但提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不得不问一句“谁来掏钱”?进一步,最终落回那个学界讨论已久的话题: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利关系以及土地财政相关机制体制改革。

(责任编辑:路子康 CN078)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