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北京市民政局印发《北京市整治养老行业“保健”市场乱象,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工作方案》,重拳出击,明确了养老行业“保健”乱象的具体整治范围、内容和具体措施,以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虚假广告、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及欺诈老人等各类违法行为。
近期发布的《中老年人上网状况及风险网络调查报告》显示,老年人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传销、谣言、食品问题等各类违法犯罪的目标人群,不少中老年人都遭遇过保健品诈骗、仿冒公检法诈骗、网络诈骗等。面对这种风险,中老年人认为自己甄别风险的能力一般,而他们的子女则对此非常担忧。
如今,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受骗上当的新闻。理财欺诈、保健品推销、“以房养老”骗局,甚至传销、非法集资……特别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人口加速老龄化这样一“快”一“老”的新趋势下,针对老年人的骗局也呈现出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特点。骗术围猎下的老人,正成为一起起悲剧的主角。那些个案中所揭示的荒唐故事与沉重结局,无一不显得触目惊心。除了众所周知的保健品骗局,收藏品投资、高额借款、高息理财等等,也已变成老年人被骗的重灾区。
虽说所有面对花式骗局的老人都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多数人并不缺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也知道占小便宜吃大亏的道理,但面对骗子们的花言巧语、如糖嘴脸,大部分老人的防骗免疫力几乎归零,有时像傻子一样被骗子牵着鼻子走,且有的老人被骗一次不够,还有点儿“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地被骗,此恶性循环耐人寻味。即使媒体频频曝光提醒,即使不少老人文化程度较高,但仍会掉入陷阱,个中的原因发人深省。
新华社广州1月16日电 题:扯“老中医”“大药房”作旗,性保健品诈骗“关爱”背后实为“套钱” 新华社记者周颖 “7至15天见效,彻底治愈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