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选择在2018年推出《重读<论持久战>》一书,出版社的考量显然也很明确:今年是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演讲80周年。而也正是在这一年,特朗普和他带领的美国政府,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重读《论持久战》?”
今年7月在《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谈到组织编写《重读〈论持久战〉》一书心路历程时,人民出版社常务副社长任超曾有此一问。
他随后在文中给出了答案:“如何应对新时代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仍然需要我们思考和实践,需要我们从《论持久战》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保持战略定力,坚守人民立场,发扬斗争精神,依然是我们的精神血脉所系。”
“它呼吁中国人民打一场持久战”
很显然,中国没有忘记历史。而眼前的现实也一再提醒着我们:历史从未远去。
1938年举行的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的系列讲话,当年7月,这席讲话的演讲稿首次出版。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的判断——中国人民用了8年的时间,才艰难结束了那场由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
再后来,中国在国际社会境遇的每一次改变,都让这一军事政治著作被反复拿出来重温、解读,从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中,一路摸索前行的中国人民试图获得经验、指引乃至勇气。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作。(新华社)
“它呼吁中国人民准备打一场针对外国敌对势力的持久战,以及在通往最终胜利的道路上承受暂时的挫折。它讲的是耐力和毅力、周密的战术以及对胜利的绝对信念。”
《华盛顿邮报》这样解读《论持久战》至今仍然具备的能够对抗时间的魔力,并指出重新赋予这篇讲话生命力的,正是当前中美关系所面临的复杂局面。
这种局面,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的话总结就是:“今天,美国不但在贸易阵线、而且在战略阵线和政治阵线上与中国全面对抗。”
在时殷弘看来,当前背景下推出《重读〈论持久战〉》,既“具有深意,思考也很成熟”:毛泽东当年写这部伟大著作,主要针对的是两种舆论和观念,一种是必败论,一种是速胜论,在批判这两种论调的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持久战”。
而当前在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各领域紧张加剧的背景下,无论是必败论,还是速胜论,舆论上也都有一定的市场。
“我们今天面临的形势虽然与毛泽东当年有很大不同,对象也不完全一样,但是正确的战略方向和原则都是相似的。现在至少可以说,《重读<论持久战>》的出版社是有眼光的,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基本的方向是对头的。”时殷弘说。
国外网友:中国人有远见!
与此同时,《重读<论持久战>》一书在中外社交媒体上赢得一致好评,也印证着时殷弘的观点。
有国外网友就表示,“中国有人远见!”
而在国内,中国网友的评论则更加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