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美关系的三种未来 最大“短板”会走向何处?(4)

2018-11-26 08:02:34  参考消息    参与评论()人

 ▲本·霍奇斯

▲本·霍奇斯

美苏二战后在东欧的力量平衡是在大规模战争之后形成的,且有详细的战后安排做参照。而今,中美对于西太平洋地区的权力结构和安全秩序缺乏基本共识,还留存着很多涉及主权问题的敏感争议,极大限制了两军间的良性互动;双方对于网络、太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态势、规则和秩序有较大分歧,这难免会刺激新的摩擦与冲突。而由于美国有意模糊甚至大幅突破核与常规力量间的界线,并宣布将考虑退出《中导条约》,中美间的战略稳定也正变得岌岌可危。

在这种背景下,长期较为激烈的博弈和摩擦将难以避免。在真正的平衡和妥协达成之前,中美如何平稳地度过未来一二十年的高风险期?这的确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如果两军的矛盾和竞争能被管控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在国内外积极因素的推动下,双方有可能逐渐培养起合作意识及习惯,以合作螺旋代替冲突螺旋,通过长期的博弈和调适,最终走向包容性共存。但未来的路径并非单向道,究竟是走向冲突,还是包容性共存,取决于两国和两军的选择。

海上战略关系成为重中之重

中美两军博弈的焦点在西太平洋地区,中美结构性战略矛盾也突出表现在海上。中美在核导、太空等战略疆域中的能力差距甚大,目前中国仅能对美国构成非对称性的制衡,中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也决定了今后这方面的能力建设不可能参照美国的规模。在网络领域,鉴于其军民两用属性和相互依存的特征过于明显,竞争必然会受到控制。唯有在海上,双方最可能在西太平洋的局部区域形成势均力敌的态势。因此,中美战略竞争将带有很强的海权博弈色彩,中美海上战略竞争态势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两国整体战略关系。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