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近20年布局的这张网要拿世界第一
昨天(19日)凌晨2点,中国第42、43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政知见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幸福的尴尬”,中国速度事实上已经让国人对北斗升空“见怪不怪”。然而,昨天发射的这两颗北斗卫星不一般,其成功入轨标志着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完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将于今年底正式开通运行,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导航服务。这意味着中国北斗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
走出亚太
什么叫北斗三号基本系统?这需要和中国的北斗部署规划谈起。
相比于美、俄、欧盟,中国在卫星导航系统上的探索起步较晚。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北斗项目上马后,我国逐步确定了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1、2000年年底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向中国提供服务
2、2012年年底建成北斗二号系统,向亚太地区提供服务
3、2020年前后建成北斗三号系统,向全球提供服务
既有发展规划清楚地显示出,中国北斗的部署从服务本国到亚太地区再到全球的三个节点。而在迈向全球的这“第三步”中,又细分为两个阶段:2018年底,依托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实现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年前后,覆盖全球。
两年后比肩美国?
需要提到的是,导航系统覆盖范围的拓展,绝非只依靠发射卫星数量的叠加。
相比于军事力量可实现全球部署的美国,中国不具备在全球架设基站的条件,因此中国选择了“星链”通讯来达到服务全球的目的。也就是说,中国这几十颗北斗卫星之间是可以相互传输数据的,即使卫星在基站的背面,同样可以通过“接力”将数据传回陆地。在这样的模式下,前期开始服务远离中国本土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后面实现全球定位而言将积累重要的经验。
“中国正以两倍年薪挖走韩国IT人才”,韩国媒体《朝鲜日报》7日抱怨称,半导体是支撑韩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中国试图挖走韩国显示器等技术领域核心人才的行径“愈发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