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篇“宣言”密集推出的深意
与前三篇“宣言”文章隔月推送的节奏不同,第四、第五篇“宣言”文章的间隔时间压缩到了5天。同样的署名,同样的高规格,第二批出炉的两篇“宣言”文章可谓密集刊发。
第一批三篇“宣言”文章纵论改革开放的认识论、方法论和目的论,而这两篇在舆论的解读中,有着更为明确的现实导向,就是中美贸易战以及国内外存在的其他变量和风险。这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中央政治局会议用了“稳中有变”四个字。
细看两篇“宣言”文章,一篇《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一篇《改革开放天地宽》,都有着共同的问题意识,即眼前的严峻形势;两篇又各有侧重,第一篇论怎么看,第二篇论怎么办,条理清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直面问题需要勇气,解决问题需要智慧。“宣言”并不讳言当前的困难,文章总结有三:“快速发展”留下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粗放式发展的后遗症;“发展起来之后”的烦恼,就是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催生的新问题;“进一步发展”绕不开的坎,就是既要啃下国内改革的“硬骨头”,又要与国际上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贸易霸凌主义作斗争。
“宣言”说,“这是无法回避、必须应对的挑战”。中国是大象,不可能躲在小树后。挑战在前,躲避就是服输。
怎么办?历史是理解中国的一把钥匙。中国人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获得解决当下问题的思路,同时,也在不断解决新问题中,创造新的历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是中国人历史与现实的辩证法。
所以,最新一篇“宣言”,讲的就是改革开放这40年的新历史。也给现实问题开出了药方: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扩大开放。
原标题:宣言:改革开放天地宽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改革开放天地宽宣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本集重点讲述《共产党宣言》的写作背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以及《共产党宣言》的理论解读和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