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锐参考|不只是印度!面对"世界变局",中国外交正在下一盘"大棋"
参考消息网4月24日报道(文/芮思客)最近这些天,中国外交“大新闻”不断。
就在昨天(23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当谈及中印领导人即将开启的非正式会晤时,发言人陆慷的回复同样令外界感到震撼:
在这次会晤中,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将围绕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战略沟通,并就中印关系未来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中印关系发展把握大方向,树立新目标,开创新局面。
陆慷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12个字似乎更暗含着:中印两国外交的这次“发力”,势必将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印关系。
从此前小锐曾经关注过的中日关系向好,到半岛局势回暖,再到莫迪连续访华,以及正在中国访问的缅甸前总统登盛……
你会发现,今年以来,中国周边外交的“朋友圈”状态已经悄然完成了画风的转变。
世界看向“习莫会”:在哪谈?谈什么?为什么重要?
“经中印双方商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将于4月27日至2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非正式会晤。”
22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与来华访问的印度外长斯瓦拉杰共见记者时公布了这一消息。
4月22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与印度外长斯瓦拉杰举行会谈。(新华社)
这一“官宣”,无疑让一周前就开始纷纷爆料的多家印媒吃了颗“定心丸”。
在印媒的爆料中,除了“莫迪访华意在重启双边关系”这样的共识,两国领导人会面为何选在武汉、将要谈什么,中印两国关系史上有哪些重大时刻,都成为了报道重点。
《印度斯坦时报》认为,作为2015年以来莫迪第四次中国之行,“习莫会”将是中印两国在去年洞朗对峙风波后为改善关系迈出的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武汉会晤仅一个多月后,莫迪还将赴中国参加将在青岛举行的上合组织峰会。
“在中印交往过程中,印度领导人连续访华并不多见,在推动双边关系方面意义尤为重大。”《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
《印度斯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而关于访问细节,《印度时报》则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表示,尽管印度外交部主管中国问题的高官代表团会随同莫迪访华,但许多活动被安排为莫迪与习主席的“一对一”相处。报道还称,由于是非正式会晤,届时不会达成正式协议,两国领导人主要是为了坦诚交换意见。
在一篇题为《中印两国元首的会面为何如此重要》的报道中,印度媒体DailyO这样表达对“习莫会”的厚望:彻底解决中印边界争端、改变游戏规则,并进一步促进亚洲地区稳定。
与此同时,对正在发生的中印关系转圜,时刻高度关注的不仅仅是印度媒体——
路透社报道表示,对外国领导人而言,如此短时间内接连两次访华几乎闻所未闻。而习主席也很少在北京以外的地方为某位领导人专门举行一场会议,除非在召开多边峰会的情况下。
《印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亚洲时报》则进一步总结认为,对于近日的中印关系来说,“非正式会谈”既是个创新,也是个突破。
美国CNN在报道中用了“解冻”一词形容这个春天中印之间高层的一系列互动取得的外交意义。
报道还援引研究学者的话指出,此次中印关系的改善局面由两国合力取得:印度试图转身修补过去两年来遭到一定破坏的信任基础,而中国也在寻求双方关系的进步。
2015年5月14日,正在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印度总理莫迪来到陕西西安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参观兵马俑。(新华社)
关于此次会晤为何采取非正式的形式,在今天(24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陆慷这样表示:
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当前国际形势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作为两个最大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也都觉得中印双方有必要就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一些长期性、全面性、战略性的问题作深入沟通。中印双方一致认为,安排一次非正式会晤是个好主意,可以为两国领导人提供一个适宜的氛围,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充分深入的交流。
“我们相信,两国领导人这次武汉会晤将达成新的重要共识,推动中印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陆慷说。
不只中印关系,中国周边外交全面回暖
在一篇梳理性报道中,《印度时报》认为,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杨洁篪2月在京会见印度外秘顾凯杰,到4月他在上海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举行会谈,再到中印成功举行经贸联合小组第11次会议和第五次战略经济对话……中印回暖早有迹象。
《印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但在熟知中国外交工作的学者看来,与其说是“迹象”,不如说正是先有了以上各个层面的不断努力和交流,才有了今天中印外交层面上的大动作。
而近段时间以来,除了和印度关系“回暖”,中国的周边外交“好消息”频频。
·在南海问题上,用中国外长王毅的话说,南海形势明显趋稳向好。中国和东盟国家达成高度一致,愿意通过制定“南海行为准则”,共同维护目前得来不易的安定局面。
·在中日关系方面,4月15日至1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正式访问日本,并与日方重启时隔八年来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被舆论认为标志着双边关系的改善。
正如日本《朝日新闻》所说,“日本和中国在改善关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朝日新闻》报道截图
·在朝鲜半岛方面,随着2017年12月韩国总统文在寅访华,中韩关系回暖,两国近几个月来也是互动频频。
而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3月25日至28日对中国进行的非正式访问,不仅巩固了中朝传统友谊,更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对朝鲜半岛乃至地区局势进一步缓和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事件。
此外,缅甸前总统登盛的来访也为中国大周边外交锦上添花。在22日与登盛的会面中,王毅表示,中缅胞波情谊源远流长,基础深厚。在中缅领导人共同推动下,两国全面战略合作取得长足发展。
资料图:登盛
同样是在今天(24日),上合组织扩员后的首次成员国外长理事会会议和首次国防部长会议正分别在北京举行。借这两场会议,各成员国将凝聚更多合作共识,达成更多合作举措,确保青岛峰会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得到更大发展。
“突如其来的‘习莫会’预示着中国与周边邻国们关系的趋暖。”美国彭博社总结道。
有意思的是,眼看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交往越来越热络,近段时间以来毫不掩饰其“牵制中国”之心的澳大利亚有些坐不住了。
“中国领导人要跟众多战略合作伙伴会面,澳大利亚可能很难有机会见上一面。”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23日不无失落地表示,如果今年中澳领导人无法会面,中澳关系可能会出现明显降调。
《悉尼先驱晨报》网站报道截图
看到中国“朋友圈”暖意融融,美媒“酸酸的”
中国与友邻感情升温,也让有些国家感觉“酸酸的”——尤其对中印之间的关系转圜,美国人似乎有些“吃味”。
彭博社在23日的报道中说,中印两国之间的差异可能会重新出现,“双方正在为会面而搁置一些争议,希望在边境紧张局势重新出现之前取得突破。”
彭博社报道截图
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网站则在今天的文章中强调了中印之间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相互竞争”。不过,文章最后坦承,在包括全球治理和气候变化在内的全球性问题上,印度和中国有更多的共同点。
《外交学者》杂志网站报道截图
面对美媒的“挑拨”,《印度教徒报》在今天的报道中给出了响亮的回击。报道说,中国、日本和印度正在迅速适应“美国后世界秩序”的可能性。
文章说,特朗普的“美国第一”方针受到日益增长的保护主义的支撑,它已经产生了亚洲向内转移的意想不到的后果,寻找新的供应链和市场。对此,亚洲的三大支柱:中国、日本和印度似乎正在迅速适应。
《印度教徒报》网站报道截图
“甚至一些十国集团内的重量级人物,原本他们依赖美国,如今也感到与美国变得紧张。”
文章最后总结说,亚洲正在建立“新的平衡”,中日印三国的关系将日益密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告诉小锐,亚太地区是美国的战略重点之一,所以对中印之间的交往会格外关注。但无论怎样观察,中印之间的互动都不应引起其他国家的警惕,因为中印希望发展的是更加良好的双边关系,同时在经贸、安全等议题以及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合作。
“通过对周边外交长期的运作,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越来越正面。”苏晓晖说,“‘亲诚惠容’初提出时,可能周边有些国家还是持怀疑态度,但是经过观察之后,发现中国是诚心的、政策是有一贯性的,这样它们的态度就会有所转变,相信中国,愿意跟中国接触。”
另外,在苏晓晖看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一些主场外交活动也都很有吸引力,使得其他国家为了跟中国合作,必然要展现出合作的诚意,从而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