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本投降日安倍讲话不提反省央视记者探访“毒气岛”揭示真实历史
今天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2周年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迎来了历史性的时刻。从那一天起,“8·15”便成为了一个象征,它宣示了正义者的胜利和侵略者的失败,更提醒战争始作俑者正视历史,深刻反省侵略罪行,不再重蹈军国主义覆辙。
安倍讲话仍旧未提“反省”
日本政府今天上午在东京举行所谓的“全国战殁者追悼仪式”。日本天皇夫妇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依照惯例出席活动,而安倍在今天的讲话中依旧没有提及有关战争“加害”和“深刻反省”。事实上,自安倍2012年底再次出任日本首相以来,不提“加害”和“反省”已成为他历次战殁者追悼仪式致辞的惯例。
国会议员集体参拜靖国神社
此外,安倍今天上午还通过自民党总裁特别助理向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献上“玉串料”,也就是祭祀费。日本媒体称,自2013年起,安倍已经连续5年采取了同样的做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5日就此表示,靖国神社供奉着对侵略战争负有直接责任的二战甲级战犯,我们坚决反对日方的错误做法,并敦促日方切实正视和深刻反省侵略历史。
与此同时,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团体“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今天上午则集体参拜了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神社内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长期以来,日本部分政客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本与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关系紧张。
NHK播731部队真相自揭战争罪责
不过,与往年日本媒体努力把日本打扮成一个典型的战争“受害者”不同的是,日本NHK电视台今年8月13日却播出了一部名为《731部队真相:精英医学研究者和人体实验》的纪录片,片中公开了一卷731部队官兵有关细菌武器和人体实验的录音带,罕见地公开承认了其惨无人道的罪行。(详情见:日本NHK专题片首次公开731部队认罪录音)
日本在侵华战争中,对中国使用化学武器,进行了灭绝人性的毒气战。战后,日本遗留毒气弹伤害中国人民的事件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到1945年,日本在侵华战场上,共生产并使用了700多万发毒气弹。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来自日本广岛县一座小岛上的毒气工厂。二战结束后,这座岛曾一直被美军和日本政府封锁。直到1984年,美国公布了“毒气岛”的相关资料,“毒气岛”的黑暗历史才在日本公开。
今年“8·15”前夕,央视记者来到这座“毒气岛”一探究竟。
央视记者揭秘“毒气岛”前世今生
广岛县竹原市忠海町,濑户内海海域,在离岸不到3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面积约70公顷的小岛,大久野岛。岛上有700多只兔子,每年吸引20多万游客来此观光。然而二战时,这座小岛上的兔子却是被用来做毒气实验的。实际上,大久野岛是日本军部二战时制造化学武器的一个重要据点,所以这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毒气岛”。
据介绍,岛上现在有一座酒店,其所在地以前就是毒气工厂的一部分,生产各种毒气,而这里也是“毒气岛”上毒气车间最密集的地方。1927年,日本军部选中这里,开始秘密建设毒气生产基地。为掩盖真相,工厂被命名为“陆军忠海兵器制造所”。工厂的员工,大久野岛附近的居民,都被宪兵严密监视起来。1932年,日本军部甚至把大久野岛从地图上抹去了。直到1947年以后的地图上,才重新恢复了大久野岛的位置。
岛上最早生产的“芥子气”,是一种最主要的糜烂性毒剂。如果吸入了这种毒气,肺组织就会破坏,30分钟就会死亡。另一大类是“路易氏毒气”,这类毒气根据毒害程度的不同,用绿、红、黄等颜色作标记。岛上的工厂24小时不停地运转着,毒气源源不断的被生产出来,装填炮弹后,被运往中国战场。
二战以后,英美联军曾经来到岛上,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清理工作。因为太危险,战后这座岛上主要的毒气车间都被清除。为数不多的遗址,如今都竖起了“危险!严禁入内”的标牌。
民间资料馆记录“毒气岛”真实历史
为了让更多的人铭记这段历史,当地和平人士自发修建了这座大久野岛毒气资料馆。馆内陈列着当年毒气工厂使用的毒气容器、生产机器和防化装备等。资料馆工作人员山内说,从成立以来,资料馆一直靠民间人士艰难地维持着,参观人数也一直不多。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大久野岛因为兔子而变得有名,游客多了,很多因为兔子来到岛上的人也走进了资料馆。去年,参观人数突破了7万。
日本的历史资料馆中,往往介绍战争时,总是大肆渲染日本的受害者身份,对加害者身份避而不谈。这座资料馆却不同。比如里面有一份《中国使用武器战例教科书》,这是当时日本军校使用的教材,里面记载着防毒、放毒和辨认毒性的方法,同时列举了日军在中国河北、山西等地发动的几场毒气战。
战后70多年的今天,侵华日军遗弃的化学武器,仍然在中国部分地区威胁着居民的安全。资料馆还专门设立了一个板块对此进行介绍。
有关毒气岛历史的证据,在当地爱好和平人士的努力下,被艰难地保存了下来。他们写了一首《大久野岛之歌》,向人们讲述毒气岛的那段历史。正视历史才能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