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深圳创业孵化器面临洗牌:有人风生水起有人冷清落寞

2017-07-12 09:28:19    参考消息  参与评论()人

参考消息网7月12日报道外媒称,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科技实力的目标以及随之而来的政府和风投资金促使大批创业孵化器成立。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7月11日以《深圳创业孵化器虚火太大?》为题报道称,深圳曾经是一个沉睡的渔村,如今一举成为最有能力媲美硅谷的亚洲城市,是全球科技链的第一环。苹果和谷歌在那里生产智能手机,腾讯和全球最大无人机制造商大疆的总部也位于这里,这里还有数千家试图效仿这些巨擘的创业型企业。

报道称,中国经济仍然稳健,但一些泡沫正在出现。

资料图片: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的孵化器。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据中国官方媒体称,这个拥有1100万人口的城市拥有近450家创业孵化器,有850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未来还会出现更多孵化器。深圳以科技业为重心的南山区计划再建设15家创业孵化器,预计总量到2020年将达到1000家。

南山云谷创新产业园运营总监张明芬表示:“现在深圳有太多的创业孵化器。”她表示,有一些孵化器只是把空间转租出去,不提供营销、法律和技术建议等创业型企业需要的服务。

报道称,供应过剩的担忧没有阻止全球参与者入场。增长迅速的美国共享办公空间公司WeWork在北京和上海经营多处办公空间,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发展到1万个会员。但WeWork的趋势提供了有关共享办公空间行业是如何在中国发展的线索:数量增长最快的租户是员工超过500人的大公司——在截至3月的一年,这个领域的规模在全球(包括在中国)增长170%。

南山云谷创新产业园展示了租金的飞速上涨。2012年之前,由村民所有的土地以每平方米仅20元至25元人民币的价格出租给服装厂;如今,这里出现了逾100家创业型企业和创业孵化器,租金飞涨至原来的3倍,达到每平方米75元。

南山云谷入住率几乎达到100%,通道两旁满是从事互联网、电商、云服务和软件业务的创业型企业。但它的成功给很多来到这里的参观者留下深刻印象,促使他们创建自己的创业孵化器。

位于深圳另一头的怡丰已花费近20年时间生产智能停车设备——升降停车位和把汽车停入最紧凑车位的自动装置。然而,怡丰进军创业孵化领域,结果无功而返:在该公司培育的20个创业团队中,只有1个存活。怡丰副总裁詹凯频耸耸肩说:“我们有办公桌、电脑,但现在3层都没有人办公了。”他谈到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统治地位以及它们的巨额创投基金组合。他表示:“这些大鳄有它们自己的创业孵化器,因此中小企业(发现)很难生存。”

还有一些仍经营得风生水起。微游汇首席执行官王建新表示:“科技和创业孵化器领域存在一股势头,因此如果你希望在商界取得成功,你就必须抓住这股势头……这是一个淘金的机会。”微游汇是一家部分国有的创业孵化器,已创建4年时间,拥有50个关注电商的创业团队。

【延伸阅读】创业孵化30年|辽宁:集聚创新资源发挥创业载体主力军作用

辽宁省科技企业孵化器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经历了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综合孵化器与专业孵化器协同发展,国有孵化器、民营孵化器共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近两年,辽宁省科技企业孵化器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加强科技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创业孵化链条,营造创业创新氛围,发挥了创业载体主力军作用,为区域创新创业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16年年底,辽宁省(不含大连市)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54家,孵化面积达141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933家,其中累计毕业企业820家。54家孵化器共有管理人员1328人,实现收入2亿元,设立专项基金近2.4亿元,累计支持企业1383家。在孵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8万个,实现收入近50亿元,累计拥有专利3215项,其中发明专利708项。

从区域位置看,高新区内有孵化器23家,占比42.6%,高新区外31家,占比57.4%;从经营类型看,综合孵化器40家,占比74%,专业孵化器14家,占比26%;从注册类型看,事业15家,占比27.8%,企业39家,占比72.2%;从认定级别看,国家级23家,占比42.6%,辽宁省级14家,占25.9%,其他17家,占比31.5%。

20年多来,辽宁省在结合区域发展定位基础上,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之路。为打造完善的创业孵化链条,辽宁省采取多种措施,全力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

第一,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孵化器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提出了孵化器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明确了税收、财政扶持等政策。

第二,加强管理和服务,推动孵化器发展。采取认定、交流学习、发展创业导师等多种管理和服务方式,促进孵化器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成立辽宁科技创投联盟(即三创联盟,创业者联盟、创业导师联盟、创投机构联盟),强化孵化器创业导师队伍建设。

第三,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示范引领孵化器发展。探索“互联网+”时代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融资服务相结合科技创业新模式,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及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器的全链条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第四,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支撑孵化器发展。积极推进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产业共性、专业和综合服务创新平台为孵化器发展和创业企业成长提供服务,以此提升公共科技服务能力方面。

第五,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组织举办了辽宁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连)海外学子创业周、科技活动周等活动,打造辽宁省创新创业品牌活动,着力强化大众的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

(来源:科技部)

【延伸阅读】上海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供需平台”

新华社上海7月10日电(记者李荣)上海在复旦、同济等高校所在的杨浦区探索建立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供需平台”,10日首发了大学生实习“地图”,并且开通了实习平台的网上公众号。

据了解,上海尝试的这个大学生实习平台,已进入线上线下互动的新阶段。此次,线上搭建了实习单位和在校大学生“无缝链接”的综合性、开放性的网络服务平台,提供实习岗位的单位可实时发布招录相关信息,学生可在线完成岗位筛选和报名。线下,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实习基地“手绘地图”,方便查询,通过不同的标识,让机关事业、企业和社区等不同类别的实习单位的分布情况和联系方式一目了然。

杨浦区人社局局长李金刚说,今年,在上海搭建的这个实习平台上,共推出3000个大学生实习岗位,其中政府机关事业单位100个,社区党建服务中心100个,企业2800个,相较往年数量大大提升。到目前为止,已有近250名学生报名其中的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实习岗位。

该实习平台还推出了创业实习政策,为在校学生提供创业园区的实习岗位。实习基地的数量扩容到18家,实习基地体量接近10万平方米。参加创业实习的学员可获得生活费补贴,实习基地提供“一对一”带教老师,指导每一位在创业实习岗位上的学生。

(2017-07-1019:52:02)

(责任编辑:杨晓晨 CN067)

相关报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