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国海军!我们的征程是远海大洋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军按照习主席关于突出加强海上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进由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相结合的战略转型,舰机部队一次次突破岛链、大洋砺剑,训练兵力向合同作战编组拓展,训练海域向远海大洋延伸,训练方式向实战背景下体系对抗拓展,走出了一条战训融合、远海练兵之路。请看今日出版的《解放军报》——
远海大洋,见证大国海军拔节成长
海军远海训练向常态化实战化体系化迈进
益阳舰舰载直升机执行空中警戒任务。解放军报特约记者代宗锋 摄
解放军报讯 特约记者李唐、记者陈国全报道:5月27日,记者在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采访,了解到的两组数据引发了记者深思:去年退役的老式驱逐舰,服役30多年,累计航程17万海里,年平均出海仅30天,航程不足6000海里;而入列仅3年的某新型驱逐舰,年平均出海200余天,每年航程都超过了3万海里。
没有对比,就看不出变化。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海军昂首阔步走向深蓝、远海训练向常态化实战化体系化迈进的真实写照。
时值初夏,多支舰艇编队正在不同海域进行实战化对抗训练。西太平洋某海域,来自东海舰队的远海训练编队分成“红”“蓝”战斗编组,先后演练了舰机联合反潜、实际使用武器等10余个实战化课题。
东出第一岛链、南下印度洋、西进亚丁湾……5年来,中国海军兵力运用逐渐多元化、远洋化、常态化。吸引外界关注的,除了中国海军走向深蓝“频率”的加快,还有“频道”的转换——2013年“机动-5号”海上演习硝烟还未散尽,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就发文称:“这次演习最让外界关注的不是新装备的集中亮相,而是中国海军展示出的全新训练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军按照习主席关于突出加强海上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推进由近海防御型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型相结合的战略转型,舰机部队一次次突破岛链、大洋砺剑,训练兵力向合同作战编组拓展,训练海域向远海大洋延伸,训练方式向实战背景下体系对抗拓展,走出了一条战训融合、远海练兵之路。
“机动”系列实兵对抗演习,是推动海军远海实战化训练的“品牌”。在数万平方公里的演习海域,设置数十处演练区,从参演编队起航开始,途中同步带动海军航空兵和机动岸导、观通等岸基兵力进行实兵对抗,在复杂电磁环境里,火药味越来越浓。
2014年底,海军三大舰队演兵西太平洋。“红”“蓝”双方依托现有作战指挥体系和武器装备,昼夜连续进行对抗演练。演习航线海域、兵力规模、持续时间、对抗强度创历史之最,大洋反潜与综合情报运用取得新突破。
今年2月,长沙舰、海口舰和综合补给舰骆马湖舰组成的远海训练编队赴南海、东印度洋、西太平洋等海域,进行实战化条件下联合防空、保交护航、反恐反海盗和海上防卫作战等课目训练,有效检验了主战舰艇远海作战能力。
出海就是出征,远航就是实战。海军坚持利用各种有利时机,提升远海实战化训练的质量效益。去年8月,结束“环太平洋-2016”任务的西安舰编队,在返程途中与荆州舰远海训练编队“狭路相逢”,在预警机、轰炸机等航空兵力参与下,随即展开连续48小时的“背靠背”对抗演练。
砺剑深蓝,新一代指挥员在风浪中砥砺成长。如今,大强度高难度的远海实战化训练,把军师级指挥员推向练兵备战第一线,2/3的主战装备、80%以上的师团级指挥员经历了远海战火硝烟的“洗礼”。
短评
在远海大洋接受大风大浪的洗礼
在地球上,有很多看得见的“链”,如第一岛链、第二岛链。曾几何时,很多中国海军指挥员,最大的梦想就是早一天率舰冲出这些“链”,在远海大洋接受大风大浪的洗礼。
今天,跨越这一道道“链”,对中国海军来说,既是地理上的跨越,也是心理上的跨越,更是成长道路的跨越。砺剑远洋大海,一位指挥员的话语充满豪迈:第一岛链、第二岛链,不应是束缚中国海军发展的“锁链”,而应是走向远海大洋的“航标”。
不能制海,必为海制。不强海权,不强海军,中国就没有伟大的未来。向着深蓝,我们将乘风破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