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一定要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在接受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过程中,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专家、四川草原科学院的80后副研究员刘刚感概,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注重绿色发展,“我们的项目就是要按照这个要求来实施,力求破解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瓶颈问题”。他强调,“青藏高原发展畜牧业跟内地不一样,必须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不能越雷池一步”。
刘刚所说的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发展项目,属于国家公益性(农业)行业科研项目,是以青藏高原草地畜牧业为研究对象,力求破解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瓶颈问题,是融文化、科技、社会、经济、环境为一体的示范区试验,自2012年以来,通过五年的研究和示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为刘刚在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总结会时介绍斯布酸奶摄影:吴建颖
谈及项目,刘刚非常兴奋:“我认为就目前的情况看,按照绿色发展观念,青藏高原社区畜牧业项目为统筹解决生态保护和畜牧产业发展矛盾找到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图为刘刚为社区牧民进行参与式培训图片由刘刚提供
刘刚介绍,农业产业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以量取胜,扩大规模,解决千家万户吃的问题,比如内地奶牛养殖场;另一个则是以质取胜,提高质量,增加附加值。他认为,在青藏高原牧区,通过引进外来企业带动畜牧产业发展、大幅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规模化、集约化招商引资的尝试,很少有成功的案例,“所以内地追求高产高效这一套在青藏高原行不通”。首先,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其特殊性。我国南方牧草亩产达到几千公斤,有些甚至能达到一万公斤,但在青藏高原,人工草地鲜草亩产量好的达到一千多公斤,绝大多数只能达到几百公斤,这是由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决定的,无法改变。牧草产量低决定了高原畜产品产出量低,国外养殖技术比较先进的地区,每头奶牛可年产十吨奶,内地黑白花等良种奶牛平均水平也能达到六吨。而牦牛产奶量一年只有三百多公斤,是黑白花奶牛的二十分之一。内地的肉牛十八个月就能出栏,青藏高原的牦牛生长周期是普通肉牛的几倍,需要养三四年,甚至五年以上,这些都是自然条件决定的一种特性。其次,牦牛、藏羊等特有畜种是几千年以来在青藏高原极端恶劣的自然气候下,人草畜协同进化的自然选择。试图引进新的草种畜种来改造青藏高原畜牧业的做法违背自然科学规律,这几十年来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
△图为青年科技人员与牧民一起吃糌粑图片由刘刚提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国家要求草畜平衡,控制载畜量,就要去掉生产总值紧箍咒,走质量取胜,生产高端产品的路线。”刘刚说,“不能大幅度扩大规模提高产量的情况决定了不能走集约化、规模化的路子。所以我们提出以社区为单元,牧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科技为支撑这样一种发展思路,以‘独特生态功能、独特自然资源、独特畜牧生产、独特高原文化’为前提,以‘在地化发展、整体性发展、有限性发展’为发展的理念,走小而精、小而优、小而强的发展道路,同时利用互联网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做好宣传工作。一些从牧区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和当地的农牧民听过项目报告后,非常认可这个思路,认为这个项目的理念非常切合青藏高原的实际。”
西藏墨竹工卡斯布村原有牧民470人,拥有7000多头牦牛,过去人均收入是2000元多一点。通过项目团队的指导,现在每亩可以让牧民增加1200元收益。之前8毛钱的青稞,现在可以涨到2块多,干草可以卖到3块多,牧民生活取得了可以看得见的成效。
在今年5月20日召开的项目成果总结会上,来自云南迪庆社区的带头人七里央机初次上台稍有紧张,一句质朴的“我没有读过书,请大家理解”,获得了大家热烈而饱含鼓励的掌声。报告期间,她完整地介绍了项目团队给她的家庭带来的变化和她对专家的感激之情。她说到:“在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把产品卖到了城里面。去年买了20头牛,一年收入15万元,我们从没有见过这么多钱,非常感谢(专家)。”
中国现代草原科学奠基人之一任继周院士曾评价该项目,完全是新的里程碑,新的文化的促成。生态与生产,生活与文明是分不开的,生产系统深入到伦理系统里,牧民和项目一块做,一块成长,这不仅仅是科技,还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刘刚非常感激老前辈对此项目思路的肯定,“这五年来实践也证明项目的思路是正确的,我们有信心保护好绿水青山,创造出金山银山。”(中国西藏网文/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