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17年经济发展七大动向(2)

2016-12-17 21:48:42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针对会议提出的要严守耕地红线、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程国强认为,要保证优势产区生产更好的粮食,其它地区生产适应当地环境、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真正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振兴实体经济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会议将振兴实体经济列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徐佳宾说,抓住实体经济,是抓住经济发展的要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振兴制造业,应该把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他说,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党中央强调质量提升、创新驱动、品牌建设,倡导“工匠精神”,正是牵住了实体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应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

会议还指出,要建设法治化的市场营商环境,加强引进外资工作,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钦认为,要更多依靠优良投资环境和完善法治建设,引进外资的同时“引智引技”,促进实体经济更好发展。

建立房地产市场稳健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为明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房地产市场如何发展引人关注。

会议为明年楼市定下“平稳健康发展”的主基调,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并布局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建设。

“房地产发展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实现‘住有所居’,让房地产回归住房属性。”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说。

会议提出,2017年,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长效机制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发展不能只靠一时的应急政策,关键要解决内火,完善制度建设。”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和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柴强说。

倪鹏飞分析,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发展战略层面作出调整,让房地产与宏观经济、城市化协调发展,有利于扭转宏观经济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和房地产市场严重分化格局。此外,会议提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释放农民购房需求,促进城镇化发展。

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

唯改革才有出路。会议强调,要按照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要求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

以混合所有制为突破口深化国企国资改革,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更有重点地推动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专家认为,在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后,关键领域的突破至为重要。新的一年里,发挥改革牵引作用,解决难啃的“硬骨头”和动的“奶酪”,意义重大。

“会议部署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举措,很多带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王军说,要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最终落脚点还是在改革和开放上,这是实现“进”的重要动力,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依托。

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中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之后一次重要会议,如何加强和完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备受关注。

会议强调,做好经济工作,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体现在党领导经济工作之中。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落实党中央经济决策部署作为政治责任,党中央制定的方针政策必须执行,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案必须落实。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辛鸣说,发展经济需要坚强领导和凝聚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会议强调,要抓住想干事、敢干事这两个关键点,健全正向激励机制,促进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

“少数干部身上确实存在不作为、懒作为现象,会议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关键性问题。”王军说,这次会议发出健全正向激励机制的明确信号,有利于各级领导干部创造性开展工作,凝聚力量开拓创新。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展望2017年,尽管前行路上困难多多,但只要坚定信心,深化改革,狠抓落实,中国经济必将在新的一年稳中求进,开创新局,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记者韩洁、董峻、安蓓、陈炜伟、王优玲、于佳欣、林晖、刘红霞、高敬)

(责任编辑:孙启浩 CN037)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