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报讯(记者卫楠)12月6日清晨,环卫部门洒水作业后,路面出现结冰,2个半小时内,引发38起交通事故,多为车辆擦碰,还有两人因事故受伤。去年冬天,渭南市区也出现过相同的情况。
对此,临渭区环卫局表示,治污降霾压力大洒水频繁,降温突然导致结冰,以后会及时关注气温变化,同时调整洒水作业时间。律师称,受损失的市民可向环卫部门索赔。
陕西渭南市临渭区环卫局洒水现场。
现场:300米内16车出事故均为擦碰和追尾
12月6日上午,市区朝阳大街、仓程路南段、站北路等路段接连发生交通事故,多辆车受损。
当日上午8时许,华商报记者在朝阳大街与三贤路丁字路口以西看到,直到渭南体育馆附近,约300米长的东向车道十分湿滑,共有16辆车接连发生交通事故,均为擦碰和追尾。
其中有3辆车并排撞到一起,最北侧的轿车又与道路中央隔离护栏擦碰,其中一辆车还追尾了前方一辆越野车。再往西,又有5辆车接连追尾,另外还有3辆车发生擦碰事故。
其中一名车主表示,他开车往东正常行驶,发现前面车减速,于是踩刹车,没想到路面很滑,车根本停不住,最终撞上了前车。
洒水后地面结冰引发交通事故。
华商报记者经过时发现,路面已经结冰,一名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在行走时险些滑倒。因为事故频发,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临渭大队民警已对该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指挥疏导车辆绕行。
而在仓程路南段,也发生了5车连撞的交通事故,交警正指挥来往车辆及行人减速行驶。附近商户张女士介绍,当日上午6时许洒水车就在作业,路面很快就结了冰,短短20分钟就有十几个骑电动车和自行车的行人滑到,还有5辆小轿车接连相撞。
临渭交警大队统计,从12月6日上午7时到9时30分,该大队共接到38起因洒水路面结冰引发的交通事故,其中多为车辆剐蹭、电动车和摩托车滑倒等,有两名市民因此受伤。
环卫部门:已调整洒水时间向市民致歉
不少车主认为,路面结冰,是因为环卫部门在凌晨洒水导致。
在朝阳大街与三贤路丁字附近处理事故的一名民警表示,从当日上午7时起,临渭交警大队连续接到报警,事故预防处理中队的民警已全部上路进行处置。针对洒水导致结冰的情况,立即联系了环卫部门,要求尽快抛洒盐和融雪剂等消冰。
据临渭区环卫局回复,近期气温回升、空气干燥,且城区大气污染严重,该局按照大气降尘工作要求,对城区主干道特别是过境道路和扬尘较大路段加强了湿式机械化作业力度。
12月6日清晨6时30分左右,寒流突袭,造成仓程路南段、站北路东段等城区南侧部分湿式作业的道路结冰。发现后,该局立即停止湿式机械化作业,并安排工作人员对结冰路面抛洒融雪剂除冰,到当日8时30分后,结冰道路逐步消融。
同时,当日中午该局还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会议,对降温期间湿式作业工作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对湿式机械化作业时间进行调整,并要求车辆调度及中队管理人员加强预判,及时调整作业时间,在降温期间取消上午8时以前、晚上7时以后的洒水作业。
对于引发的事故,“向市民表示歉意”。临渭区环卫局固体废物管理大队负责人说。
回顾:去年同原因引发20多起事故
律师称市民可索赔
去年12月18日,《华商报·今日渭南》曾报道渭南市区东风大街、朝阳大街等主干道,环卫部门洒水后路面多处出现结冰,由此引发了20多起交通事故。
时隔近一年,为何又出现这种问题?管理大队负责人解释,今年的治污降霾任务重,相比去年洒水的频率从一天几次变成了不间断洒水;在洒水作业时也会及时关注气温变化,每天凌晨,路面巡查人员都会通过图片等形式,汇报洒水后是否有结冰情况,但12月6日的降温确实比较突然。
他还说,目前已有市民联系该局要求赔偿,他们也向市民做了解释,如果市民不能理解,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渭南市委党校教授雷转运表示,“雾霾确实是当前渭南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治污降霾压力大、任务重也能理解。同时,环卫等部门付出了很多努力,确实很辛苦。”
但他认为,治污降霾的方法应该更科学、更切合实际。“就此次洒水造成的后果来看,环卫部门对气温变化的关注可能并未真正到位,才会导致洒水结冰引发交通事故。同时,洒水的量可能也过大,在冬季蒸发慢的情况下形成积水,也有可能对交通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建议环卫部门,切实关注气温变化,及时调整洒水作业时间和方法,做到适时适量,这样也能避免好心办坏事,不要给市民的出行安全带来威胁和隐患。
因洒水路面结冰造成的损失该谁来承担?陕西赛高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邓建军表示,气温的突然变化,只是洒水结冰的外界因素,作为环卫部门,应该提前与气象部门沟通,预料到这种情况并及时做出调整。因为洒水后结冰引发的事故,财产或者生命健康受到损失的市民,可以向环卫部门提出赔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