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媒体:中国入世15年 市场经济地位遭非市场阻力(3)

2016-12-09 08:19:28  经济参考    参与评论()人

根据欧盟委员会10月份公布的一份文件,对于冷轧钢,欧盟收取的关税为21.1%;相比之下,美国对冷轧钢收取的关税平均为265.8%。欧盟对从中国进口螺纹钢收取的关税为22.5%,而美国收取的关税为133%。

欧盟陶瓷行业也呼吁对中国进口商品增税,欧洲陶瓷工业协会负责人巴蒂尔表示,对于消费品来说,17%的关税太低,不足以真正对所有欧盟国家产生影响。他表示,该协会更支持对中国进口餐具征收更高关税。巴蒂尔称,30%左右的关税将更有效地抵御来自中国的竞争。据悉,目前欧盟对中国陶瓷产品征收两项关税:餐具类产品约17%的关税,瓷砖类产品约28%的关税。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除了钢铁和陶瓷业,欧洲太阳能电池板行业以及服装和纺织行业可能会受益于欧盟对中国竞争性产品关税上调。

另外,关于此次市场经济地位之争,欧美的担心在于世贸组织条款中关于“替代国”制度可能终止。该制度允许进口国对来自"非市场经济体"的商品,选择具市场经济地位的第三国同类或相似产品来计价。例如,在判断中国的钢铁产品是否存在倾销时,欧盟和美国不必考虑该产品在中国的实际价格,只需拿印度的同类商品价格参考。这种制度令中国商品很易被认定为倾销或有政府补贴,从而被征收惩罚性关税。

欧美分析人士认为,若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体,“替代国”机制仍可延续。

有分析指出,“非市场经济”条款是冷战时期美欧等发达国家为遏制社会主义国家而炮制的,是其在处理诸如基本贸易待遇和反倾销问题时,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一种歧视性做法,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色彩。“非市场经济”条款从产生到利用,无不深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反倾销条款中的“替代国方法”等贸易救济措施,与“非市场经济”条款紧密契合,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对外进行贸易保护、对内谋求特定利益集团利益的便利工具。

自贸区望提速

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的进程中,全球贸易状况愈加恶化,欧美大选引发的政治动荡加重了贸易保护的情绪,甚至有引发贸易战风险。尽管中国成为贸易保护的“受害者”,却没有丝毫放慢推进全球化、贸易便利化的步伐,中国积极参与的自贸区建设更成为许多国家的期待。

世界贸易组织的“全球贸易预警”(Global Trade Alert)数据显示,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在2015年达到纪录高位,与贸易自由化措施之比为三比一。2015年各国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数量较上一年增加50%;从2010年起,各国每年1至4月间仅出台50至100个贸易限制措施,但2016年1至4月间,各国已出台150个限制措施,凸显贸易形势更加严峻。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有三分之一的贸易救济措施直接针对中国。商务部表示,中国一直是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目标国,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涉案损失每年高达数百亿美元。

尽管欧美呼吁对中国贸易持续施加压力,但受贸易保护驱使的行为下将没有赢家。

欧洲著名智库马达利亚加欧洲学院基金会执行主任皮埃尔·德福安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反倾销措施仅涉及中欧双边贸易总量的不到2%,如果因不承认市场经济地位影响中欧经贸大局,将得不偿失。

欧洲汽车业可能因欧盟对中国部件和铝轮毂等中间产品征收更高进口关税而受到打击。包括德国宝马汽车公司以及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和雷诺公司在内的欧洲汽车生产商,目前为进口的中国铝轮毂支付22.3%的关税。这一从量税目前正受到欧盟委员会的审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