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黑龙江省正式敲定公车改革时间表,对参改人员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自行选择出行方式。“以前光上下班,一天要坐4次公车,现在自己开车两趟就够了,还省下不少钱。”一位处级干部告诉记者。
规范公车使用是落实八项规定的重要内容。4年来,全国公车领域的这场反腐节俭之风丝毫没有减弱,查处违规配备和使用公车26172起,公车购置及运行费从44.32亿元降至30.88亿元,公车旅游、公车婚丧嫁娶、公车探亲访友、公车出入娱乐场所等都成为重点整治对象。2016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公车违纪346起,持续释放出违纪必究、执纪必严强烈信号。
黑龙江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曲文勇说,“车轮上的腐败”是离群众比较近的不正之风。现实中公车乱用的情况很多,有人曾概括公车“1/3时间干公事、1/3时间干领导私事、1/3时间司机私用”。
在湖北省,公车数量从6.4万余辆压减到3.2万余辆,车辆压减率约为50%。湖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何华文介绍,公车改革后,每年可节省财政公车支出5亿至6亿元。
记者了解到,为刹住公车腐败之风,各省份进行多种创新探索。云南省多个地州实行公车标识化管理,印有“XXX公务用车”和“严禁公车私用”等明显字样;广州利用科技手段,给全市党政机关8491台公车安装卫星定位系统,监控行车轨迹;北京市调阅公车ETC出行记录,严防公车“节日病”。
京郊一处农家乐的老板说,过去开着公车来吃喝的人很多,尤其在节日期间更常见,开着来自京津冀鲁豫蒙等省份“公车”的人都来他这里吃过。八项规定后,这种情况越来越少,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3整治“会所里的歪风”
“私人”会所变“共享”书吧
北京、黑龙江、湖北等地受访的一些纪委干部表示,八项规定实行伊始,公开去酒楼食肆公款消费的现象大幅减少,但一些私密性强的隐秘会所开始抬头。它们或藏于胡同僻巷,或隐于高楼深处,特别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入其间,会所歪风成为侵蚀一些政府官员的新腐败变种。
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一些人看中的正是私人会所的隐蔽与私密,会所中的休闲娱乐往往只是表象,背后经常存在不为人知的权钱、权色交易,严重影响党风政风,带坏社会风气,整治会所歪风刻不容缓。
2013年年底,中央发出严肃整治“会所里的歪风”的要求。各地快速行动,重拳出击,打向城市深处那些隐秘天价或占用公共资源,却只对少数人开放的景区高档会所。
一批在公园和文物保护单位开设的私人会所停业整顿,一些在名人故居、文化遗址场所开展的经营活动被叫停。在广州珠江公园,一处名为“汇立江南荟”的木结构建筑因只为少数人服务,长期为群众诟病。接到投诉后,公园向承租方发出整改通知,停业后的江南荟改造为大众化书吧,2015年6月对外开放。
位于成都市锦里二期的武侯祠博物馆原锦里大院,过去主要提供高档精品餐饮服务,停业关闭后,改造为锦里三国文化体验街区,免费开放。现在走进这里,院中央兵器架上刀枪戟斧样样都有,“武”气十足;咖啡书吧、经典小吃等众多休闲项目,吸引八方游客。
北京对公园和文物保护单位开设私人会所情况全面摸底,约谈数十家经营者。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说,根据新出台《北京市公园配套建筑及设施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全市公园除安全需要外,禁止设立“游人止步”“禁止入内”等牌,禁止占用公园公共资源设私人会所,开展封闭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