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常州学校污染政府被曝打压抗议:不准转学不准辞职(2)

2016-04-19 07:40:22  澎湃新闻网    参与评论()人

近日,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搬迁新址后,493名学生先后被检查出皮炎、血液指标异常等情况,个别学生查出患有淋巴癌等。据悉,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学生们的身体异常情况疑与化工厂“毒地”相关。图为2016年放寒假前一周,每天都有学生家长聚在校门口抗议。

该如何解释这种反差?

检测

首先让人疑惑的是环境检测的结果。政府部门、以及委托第三方的结果结果均显示主要污染物正常(1月份检测结果),为何这些学生依然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症状?

岛上的环境问题专家云间子妹妹告诉我们,从技术角度看,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央视的新闻中,专家也已指出,政府部门的检测中测量的主要是一些基本污染物,但没有专门检测农药残留的成分,而这块土地上之前的化工厂就是以生产农药为主的。而农药往往是一些稳定的大分子化合物,成分稳定,不太可能分解成常规污染物。如果不专门去查农药这样复杂化合物指标的话,的确不容易查出这些物质的污染程度。

第二,政府部门在1月份的检测结果,是在此地块基本完成土壤修复工作之后进行的。而从报道来看,这次的污染本身就是“土壤修复”这项工作造成的——修复过程中的开挖泥土等作业流程,使地下的高浓度污染物质挥发到空气中,造成了次生污染。而在土壤进行黏土、覆膜等修复之后(效果也要视流程和技术而定),确实会使空气中不容易检测到污染物,但实际上污染物依旧在地下,通过吸附于土壤颗粒、溶解于地下水的方式进行缓慢的污染,甚至通过几百年的生物降解过程也不一定能完全解除。

从现在来看,应该是这种短暂的暴露以高浓度的方式影响了人体健康;在此情况下,政府不挖了、继续埋起来的话,通过雨水、地质变化等方式,可能还会影响周围环境,尤其常州这样的地方地下水系还算发达。这种污染可能更为缓慢、也更为持久,倒不如全部停课、彻底把污染地块弄干净,一劳永逸。

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2月5号的时候,常州环保部门的文件显示,苯、氯苯类的常见的剧毒农药的成分,在空气当中没有检测出来;当时环保部去检测时,对土壤的覆盖也已经开始了。

而在知乎上,有网友贴出了2007年到2015年该地块的卫星图。图像显示,土壤修复的过程,与学校进行教学的去年那个学期的时间高度重合;在此过程中,暴露在工厂地块内部的河流颜色有时呈深绿色,有时呈暗红色,均有污染可能。而在云间子这样的专业人士看来,这种大量裸露处理污水的情况本身就很不规范,应该用污水罐存放进行专门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