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文化与春晚的关系
春晚作为彰显社会文化的一个符号,是文化的风向标,是主流文化的阵地。社会文化的进步,既需要歌颂的力量,也需要讽刺的力量。反映社会文化的春晚,也需要这种力量的洗礼,就是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恶丑通过相声小品的语言表现出来,有针对性地加以揭露,让讽刺代表老百姓说话。
近些年来,春晚的节目资源似乎已经挖到了极点,但不少群众却似乎失去了观看的热情。语言类节目中,少有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深层探讨。究其原因,不外乎现实题材的所谓敏感性。说它敏感,是因为它刺痛了一部分人的神经,他们习惯于歌颂式的艺术,接受不了“挑刺”的表现方式。而现实题材尤其是讽刺性节目的创作者也有顾虑。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就对讽刺性语言类节目创作之难感同身受:“相声本身是讽刺的艺术,但现在相声创作却不敢讽刺,否则就会上纲上线,对号入座。你讽刺一个处长,全国所有的处长都不干了,更不要提局长了。甚至你说年轻人不好,年轻人也有意见。这么一来,相声演员还能拿谁讽刺?只能毁自己了。这就很低下,也很可悲。”
这就涉及反腐败作品怎样创作的问题,应该把握一个什么样的“度”?十八大以来,我国的反腐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大老虎、小苍蝇被一批批挖出来,“不敢腐”的氛围正在形成。在这种态势下,春晚舞台理应顺势而上。
中央能坦荡、自信地面对腐败问题,有将反腐败进行到底的坚定决心和一定会取得胜利的政治自信,春晚更没有理由把“反腐败”题材拒之千里。就连中纪委网站都开设了反腐败漫画板块,通过讽刺的艺术形式宣传反腐败,并且组织佳作评选,以讽刺为天然属性的相声小品就更不应该被拒之于春晚大门之外。以相声小品形式再现腐败官员的丑态,让观众感觉更接地气,更能引起共鸣;同时在潜移默化中营造了“不能腐”、“不想腐”的生态环境。从这一层面上看,春晚反腐语言类节目的回归,说明大可不必担心可能造成的某些“敏感”,只要践行群众路线,就不会“越线逾矩”。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春晚的舞台上就应该显现出来。因此,春晚所展现出的文艺作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春晚反映群众身边的热点,讽刺群众关心的腐败问题,是正当时的。
反腐文化与春晚,两者互为帮衬,互相促进。一方面,反腐文化为春晚注入了新鲜血液,激发了春晚的“第二春”。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说过:“歌颂真善美是正能量,针砭假恶丑也是正能量。不惧批评,才能体现今天社会的自信和胸怀,艺术本身的力量才能得以爆发。”反腐相声小品看似犀利,实则是有责任的幽默,而春晚纳入讽刺性作品,正体现了春晚对社会的一份担当意识,这份担当意识,也正是人民群众所希冀的。
另一方面,春晚也为反腐文化搭建了宣传的载体。反腐败,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而社会文化分为主流和非主流文化,春晚就是验证主流文化的试金石。一种文化若不能进入春晚的舞台,即便其流行开来,也很难说成为主流文化。从这个角度看,反腐相声小品回归春晚,是对反腐事业既往成绩的肯定,验证了反腐败的成果已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同。2015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1.5%的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满意,90.7%的群众对遏制腐败现象表示有信心,90.6%的群众认为当前违纪违法案件高发势头得到遏制。正是因为反腐败已经成为主流文化,对腐败的零容忍正在成为一种普遍共识,反腐题材作品才不再敏感,对腐败现象的热辣讽刺反而成为一种主流、一种必需。
反腐作品上春晚,最大的意义在于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反腐败确已成为中国当前最受瞩目的一件大事。整个社会正在努力营造由“不敢”向“不能、不想”转变的反腐氛围。随着中央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向纵深推进,正风肃纪作为一个不变的主题,会源源不断为春晚的文艺创作提供好素材。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春晚作为彰显社会文化的载体,会更好地营造文艺创作的环境,接纳更多“接地气”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