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王保安1月19日曾就2015年国民经济情况答记者问(2)

2016-01-26 20:09:34  国家统计局    参与评论()人

可能记者先生有疑问的是中国服务业发展有没有这么快?我举一组数字可以佐证,2015年服务业税收已经占到整个国家税收的54.8%,服务业税收的增量占整个税收的增量达80%,其中与互联网相关服务业的税收增长19%。这些数据可以从另一方面佐证中国服务业发展较快的势头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中国日报记者:在过去的一年中,有许多媒体和研究机构对中国GDP增速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一些人认为中国GDP的真实增长在5%以下,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王保安:

我们经常听到有些机构和研究人员对中国GDP的一些评论。这里面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说中国的GDP高估了,就像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的。也有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低估了,有很多因素没计算进来。在这里,我想再一次给各位在座的朋友讲一下中国的GDP核算制度。

GDP核算是党中央、国务院很重视的一项工作,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标志性的指标。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我们要通过深化统计改革,完善体制机制,改进统计调查与统计核算方法,切实防止数据造假,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第一,中国GDP核算有全面准确的基础数据。有制度、体制、机制保障。所谓体制和机制保障,是指100万“四上”企业是联网直报,企业直接进入了国家统计局的联网直报系统,直接报送数据,不存在中间人为干预或者修改数据的可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机制保证。

第二,有检查机制。我们有2万多人的直属调查队,对经济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和核实,提高了数据的生产质量。

第三,建立了市场主体合作机制。我们与大数据企业进行合作,直接获取市场情况和数据。此外,每五年进行经济普查,全国动员,地毯式地进行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调查和统计。

第四,方法科学。我们采用国际上通行的统计核算方法,并且全面借鉴了国际上GDP核算的先进经验。去年我国正式采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SDDS标准,可以说是更高水平上的“统计入世”。

第五,国际权威机构认可。包括

联合国

统计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对中国的统计数据,尤其是对GDP核算是认可的,采用的也都是我们的数据。

概括起来,我国统计数据核算的方法是科学的,也是与国际接轨的;数据质量是有法规保障的;统计过程的准确性是有机制约束的。《统计法》对于数据造假有明确的惩处规定。比如我们最近处理一起案件,某省在入户调查过程当中,个别干部因为有一些调查户找不到,临时换了样本框样本,被发现以后,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免职处理。我国统计执法是非常严肃严格的。

此外,中国GDP核算采用了三步走的方法,即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随着更多指标的获取,我们会对GDP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和校准。综上所述,我们公布的GDP是真实可信的。

半岛电视台记者:中国去年经济增长达到6.9%,可能是25年以来最低增长率。刚才您讲的有外来的一些原因,比如说国际上的经济波动,也有国内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报告说可能地方政府贷款、房地产泡沫、股票市场等。能否仔细讲讲这些因素给中国的增长率带来什么影响?

王保安:

刚才我在讲2015年中国经济速度回落的时候,既分析了国际形势带来的影响,也对国内的形势和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做过多的阐述。2015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下行以及股市出现的波动,应该说对中国经济增长都是有影响的,但是影响有多大,我们还要做进一步的核算核实。比如股市,一会儿涨上去,一会儿跌下来,但是GDP核算依据是交易量,从这个角度来讲,交易量的增加就是正拉动。2015年房地产投资增速比2014年回落,为1%,但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6.5%和14.4%,综合来讲,对GDP影响有正的拉动,也有负的影响。至于政府债务,没有出现明显的增长,占GDP不到40%,是在国际经验性通常认定的60%警戒线以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