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国新闻 > 正文

刘亚洲上将:今日中国非常需要一批猛将良才(5)

2015-05-15 13:48:57  解放军报    参与评论()人

有勇气首先要敢讲真话。真正的军人不怕在战场上丢掉头颅,但最怕在失去真相的黑暗里铸成无谓流血的历史悲凉。

革命战争年代,“善打神仙仗”的粟裕,在很多时候与毛泽东意见不一致,但后来证明粟裕都对了。苏中“七战七捷”是这样,淮海战役更是这样。粟裕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心里有什么不同意见,就大胆提出来。为了革命事业不怕误解、不计得失,这本身就是一种胸怀。粟裕胸怀很大,毛泽东胸怀更大。毛泽东几乎全部采纳了粟裕的不同意见,才使中国革命胜利的时间大大提前。相反,国民党内部蒋介石少有听真话的雅量,官员少有讲真话的勇气。直至1949年,在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前,李宗仁才敢对蒋介石说:“因为国事已至不可收拾地步,不得不畅所欲言。”

清末以来“千古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激荡,仍然没有过去。我们正处在历史的三峡之中,风光无限与险滩暗流同时展现。习主席深刻指出:“世界新军事革命给我军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机遇稍纵即逝,抓住了就能乘势而上,抓不住就可能错过整整一个时代。”这需要我们每个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魄力斩断利益藩篱,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意志推动军事变革。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4、科学的选才机制

选才机制是思想文化的结晶体现。破除封建腐败的用人潜规则,是造就大批堪当时代重任军事精英的关键。

甲午之败,既败于军事,又败于政事,更败于人事。军事、政事,关键和要害的是人事。

宋高宗问岳飞:“怎么才能做到社稷安定?”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而甲午时期,文恬武嬉,贪腐成风,必败无疑。

战争,是敌对国家之间最高形式的较量,事关国家生死存亡。这意味着战争是最需要精英,也最催生精英的事业。

新型战争需要高效精干的新型军队,新型军队需要以高素质军事人才为支撑。军事变革的规模、速度和程度与军官队伍素质密切相关。人既是改革者,也是被改革者。军事变革需要优秀的军人来担当,最终也体现在塑造什么样的军人上面。

刘伯承元帅说,要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最难是干部的培养,而培养干部最难的又是高级干部的培养。高级指挥员素质如何,直接关系着战争成败、国家安危。我军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注重人才培养、发现和使用的历史。

1947年8月,豫东战役结束后,毛主席说,“解放战争好像爬山”“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阶段已经过去了”。毛主席的自信,不是说我军的实力已经超过了国民党,而是在战争中涌现出大批掌握战争规律、具备高超指挥艺术的将领,赢得了人才高地的优势。晋察冀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西北野战军彭德怀、习仲勋;华东野战军陈毅、粟裕;东北野战军林彪、罗荣桓,都是优秀的将帅之才。建国前,这批高级指挥员为我们党赢得了解放战争胜利。建国后,从抗美援朝战争到几次边境自卫反击战,这批人又是我们赢得胜利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靠这批人赢得了几代人的和平与发展。但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这支队伍曾经拥有的人才优势,已经成为与强敌较量的最薄弱环节。事实上,我们这支军队,最不缺的是人才,最缺的还是人才。说不缺,是因为我们每个单位都有德才兼备、思想解放、勇于担当、拼命苦干、堪称精英的好干部;说缺,是因为我们长期以来始终没有形成和有效贯彻执行一套科学选人用人的体制机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