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习近平: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编者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共分12个专题,收入274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的讲话、演讲、批示、指示等7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网上连载本书全部内容,近期将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这就要求各国同舟共济、和衷共济,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共同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在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2年12月5日),《人民日报》2012年12月6日
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我们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13年1月28日),《人民日报》2013年1月30日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过去十年,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和规范。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中国的大门将继续对各国投资者开放,希望外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进一步敞开。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愿通过协商妥善解决同有关国家的经贸分歧,积极推动建立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经贸体制。
——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二〇一三年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2013年4月8日),《人民日报》2013年4月9日
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2013年9月5日),《人民日报》2013年9月6日
中国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涉及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通过协商解决同相关国家的贸易争端。
——《共同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发言》
(2013年9月5日),《人民日报》2013年9月6日
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
——《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2013年9月7日),《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
丝绸之路经济带总人口近三十亿,市场规模和潜力独一无二。各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各方应该就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问题进行探讨并作出适当安排,消除贸易壁垒,降低贸易和投资成本,提高区域经济循环速度和质量,实现互利共赢。
——《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
(2013年9月7日),《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2013年10月3日),《人民日报》2013年10月4日
着眼长远,推动各成员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为亚太持久发展注入更大动力。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解决当前问题的同时,更要谋划长远。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创新。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释放内需潜力、创新动力、市场活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改革之路从无坦途,无论发达成员还是发展中成员,都要做好为改革付出必要成本的准备。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发挥亚太引领作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关于全球经济形势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发言》
(2013年10月7日),《人民日报》2013年10月8日
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涉及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我们将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2013年10月7日),《人民日报》2013年10月8日
中国将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太平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没有任何自然阻隔,我们不应该为它设定人为的阻隔。我们要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引领和协调作用,秉持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思想,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促进区域自由贸易安排的协调,深化区域一体化进程,防止出现“意大利面碗”现象,推动在太平洋两岸构建更紧密伙伴关系,共谋亚太长远发展。
——《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2013年10月7日),《人民日报》2013年10月8日
要着力深化互利共赢格局。统筹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资源,利用好比较优势,找准深化同周边国家互利合作的战略契合点,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要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要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空间,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要不断深化区域金融合作,积极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完善区域金融安全网络。要加快沿边地区开放,深化沿边省区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
——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3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2013年10月26日
从宏观经济稳定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看,加快走出去步伐是大势所趋。国际市场是个大空间,虽然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但往哪飞、有没有风浪也是要搞明白的,不能漫无目的乱飞,更不能往漩涡里钻。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和服务,做好全球投资需求的规模、领域和国别研究,提供对外投资精准信息,简化对外投资审批程序。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12月10日)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统揽政治、外交、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也是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重要举措。形象地说,这一带一路,就是要再为我们这只大鹏插上两只翅膀,建设好了,大鹏就可以飞得更高更远。这也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一个承诺,一定要办好。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12月10日)
做好经济外交工作,要突出发挥比较优势这个重点,善于在国际竞争中扬长补短。我们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还有三万多亿美元外汇储备,这些都是我们可以用的牌。同时,我国人多地少、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这些因素决定了我们需要更多利用国际资源。我国产能过剩的现实矛盾也需要向国外转移和依靠国际市场消化。关键是要把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搞清楚,在此基础上,完善布局,定好政策,搭建有利于发挥优势的经贸合作平台,以我之优势对他人之劣势,以他人之优势补我之劣势。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发挥优势也好,弥补劣势也好,都不是我们关起门来说了算的。要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参与新的国际经贸谈判和规则制定,推动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制度安排,使我国人民巧于制造、善于通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12月10日)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为推进新形势下改革开放提出的一项重大举措。要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制度,加快在促进投资贸易便利、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等方面先试出首批管用、有效的成果。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引进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服务业能级和水平。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要做点压力测试,把各方面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好,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2014年3月5日),《人民日报》2014年3月6日
我们要共同坚持市场开放,加快投资协定谈判,积极探讨自由贸易区建设,努力实现到二〇二〇年双方贸易额达到一万亿美元的宏伟目标。我们还要积极探讨把中欧合作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结合起来,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让亚欧两大洲人员、企业、资金、技术活起来、火起来,使中国和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
——《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