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探索频道 > 正文

中科院研究组:痒了要挠,挠了更痒,怪谁?(2)

2018-12-17 10:13:07  新浪科技    参与评论()人

孙衍刚组的研究人员用组胺(荨麻疹和蚊子叮咬后感觉到痒就是因为体内细胞分泌了组胺这种物质)或氯喹(一种抗疟药物,引起的瘙痒无法被抗组胺药缓解),给小鼠制造出瘙痒的感觉。与此同时,研究人员利用神经元活性标记分子追踪到了小鼠导水管周围灰质的一群神经元,并在小鼠挠痒过程中记录了这个脑区的神经活动,发现电活动明显增强。

进一步研究找到了这群神经元共有的分子特点,它们会产生一种叫“速激肽“(tachykinin 1, Tac1)的神经肽。杀死或抑制这群速激肽神经元后,小鼠的抓痒行为明显减少。相反,直接刺激这群神经元,即使没有受到组胺或氯喹等致痒物质的刺激,这群神经元也会通过下行环节——脊髓神经环路中传递痒觉信息的神经元,使小鼠自发出现强烈的抓痒行为。

▲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表达速激肽(Tac1)的一群神经元通过下行通路调控脊髓水平痒觉信息处理,促进小鼠抓挠行为的产生(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表达速激肽(Tac1)的一群神经元通过下行通路调控脊髓水平痒觉信息处理,促进小鼠抓挠行为的产生(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孙衍刚研究组去年发表在《科学》上的论文揭示了痒觉从脊髓传递到大脑的一条重要神经环路。此次的新研究则回答了大脑如何加工处理痒觉以及如何动态调节痒觉的问题,如果需要遏制“痒觉-抓挠”的恶性循环以及治疗慢性瘙痒,大脑中的这一小撮速激肽神经元可以成为潜在靶标。

“目前,我们对痒觉信息处理机制的了解还非常少,所以临床上十分缺乏对于慢性痒的有效治疗方法。”谈及这项研究的意义时,孙衍刚研究员介绍,“我们希望通过研究痒觉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为研发治疗慢性瘙痒的新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负责人孙衍刚研究员(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本研究的负责人孙衍刚研究员(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此项工作主要由孙衍刚课题组博士研究生高郑润、陈文振、刘明哲共同完成,课题组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并得到了神经所许晓鸿研究员与广州医科大学万丽教授的大力协助。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1158)和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S01000000)的资助。

(责任编辑:费琪 CN001)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