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探索频道 > 正文

中科院研究组:痒了要挠,挠了更痒,怪谁?

2018-12-17 10:13:07  新浪科技    参与评论()人

身上某个部位感到痒痒,手不由自主地伸过去抓抓,结果越抓越痒,越痒越抓……如此令人抓狂的事儿,你遇到过吗?

引起痒这种感觉的因素很多很多。过敏反应,皮肤病变(例如湿疹、牛皮癣),有刺激性的化学物质,伤口结痂,寄生虫,怀孕,癌症(例如淋巴瘤、黑色素瘤)和癌症治疗,都可能使人感到阵阵瘙痒。

感到痒的时候难免会做出挠的动作,这种瘙痒反应有时难以自控。然而,小挠怡情,大挠伤身。对于一些慢性痒患者来说,无法控制瘙痒引起的过度抓挠行为常常造成皮肤和深层组织损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瘙痒引起的抓挠有时会形成恶性循环

▲瘙痒引起的抓挠有时会形成恶性循环

研究痒觉神经回路的中国科学家在大脑深处找到了为“痒-挠”恶性循环负责的一小撮“瘙痒”神经元。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孙衍刚研究组,发现小鼠的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存在一群表达特定神经肽的神经元,这群神经元调控脊髓水平的痒觉信息处理,从而促进瘙痒引起的抓挠动作。该研究近日发表于学术期刊《Neuron》上。

中科院研究组:痒了要挠,挠了更痒,怪谁?


大脑如何加工处理痒觉,人们对此知之甚少。脑功能成像技术等一些研究提示,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痒觉有很强的相关性,但这个脑区更“出名”的功能在于对痛觉的处理,在调控痒觉方面是否发挥重要作用基本上没人知道。

关键词:

相关报道:

    关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