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永久脱贫的基础
产业兴、农民富。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最可靠的脱贫方式之一。今年两会上,不少身为民营企业家的委员带来了产业扶贫的喜讯。
2015年以前,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秀水村还是一个“遍地石头房,坡坡苞谷地”的二类贫困村。如今该村已经摘掉了“贫困帽”,年人均收入过万元。变化源于贵州兴伟集团“不留一份股份,不拿一分效益”的扶贫开发。全国政协委员、兴伟集团董事长王伟告诉记者,2015年以来,集团投入3亿余元在秀水村打造了旅游、易地扶贫搬迁、经果林种植等30多个项目,并通过人头股、土地股、效益股、孝亲股、发展股等利益分配模式实现了民富村强。
恒大集团从2015年12月开始结对帮扶贵州省大方县,计划三年内无偿投入扶贫资金30亿元,通过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等综合措施,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8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来自恒大集团的许家印委员说,因地制宜的产业扶贫,是实现永久脱贫的基础。特别是易地搬迁扶贫,必须有产业依托,才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能致富。
不少代表委员建议,国家应进一步完善鼓励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优势,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政府部门还应加强对农村产业构建的科学指导,可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设产业项目,防止扶贫产业规划出现“千村一面、千户一面”,忽略了产能过剩隐患和后端销路问题,在“最后一公分”影响了精准扶贫的整体效果。
“扶贫的根本出路是发展产业,发展产业首先要从村里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山东省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代表深有感触。过去,九间棚村办过花岗石厂、工程机械配件厂、塑料厂等,但业务少、效益差,村民还是找不到致富的路子。后来,九间棚村抓住盛产金银花这个优势,集中发展金银花产业,培育新优品种,打造产业链,又成立了电子商务中转站,打开了销路,村民收入快速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工商联副主席谢强介绍,2016年,贵州省有近1400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700余个贫困村,其中参与产业扶贫的企业500余个,投入资金30亿元,帮扶10.8万贫困人口。他认为,农民的稳定增收、长效脱贫离不开产业支撑,而民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也正是农村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
以改革创新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能
安徽省金寨县12万农户自愿参与宅基地改革,显化了贫困农户的宅基地财产权;甘肃省陇西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试点,实现建设用地出让收益4343万元。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引擎致富效应,引起了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他们纷纷建言,要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创新动能,千方百计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民革中央建议,以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契机,切实做好盘活农村土地这篇大文章,推动脱贫攻坚向脱贫致富转变。他们建议,在有地缘优势的贫困地区,实施资产盘活工程。废弃村庄要适时复垦,融入农业园区;腾出的建设用地首先用于农村社区建设,结余部分纳入集体储备,折股分配给农民,让农民变股东。集体储备的土地既可以入市流转用于城镇建设,也可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如建集体工业园区,所得收益按股分红。
如何让科技创新助力精准扶贫?贵州省科协主席谢庆生委员开出了加大科技供给、开展“智富行动”的良方。在谢庆生看来,科技扶贫重在“三个着力”:一是要发挥科技专家优势,加强技术攻关,助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扶贫行动,为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要搭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平台,普及先进技术,加快成果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发展精深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三是要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对贫困户开展“定点、定向、订单”式培训,培养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的新型职业农民、乡土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