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唱空中国的预言 为何屡屡落空?(1)

2016-03-14 17:48:24  环球锐评    参与评论()人

唱空中国的预言 为何屡屡落空?

2016两会上最受关注的话题,非经济莫属。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2016年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5%至7%之间,显示了中国政府调控经济的灵活性。不出所料,国际上“唱空中国”论调再次制造杂音。其实,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对这个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大概从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唱空中国经济的声音就如影随行。其中,不看好改革前景者有之,忧虑开放诚意者有之,忧虑市场经济不能在中国生根发芽者有之,质疑中国经济模式者也有之。他们总是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分析框架、不同的视角“唱空”、“唱衰”甚至想“唱垮”中国。

然而,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体量今非昔比,GDP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近40倍。市场空前繁荣,消费需求旺盛甚至已形成“双十一”等“消费节日”。人们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以至于全国上下必须抓紧调整经济结构,尤其是供给的质量和层次,以满足老百姓不断提升、更加多元的物质文化需求,把越来越多的出国消费“请回来”。由此可见,几十年唱空中国的论调,最终只是个冷笑话。

唱空中国的预言 为何屡屡落空?

不过,有些人却乐此不疲,比如章家敦等,他们唱空中国总能“常唱常新”,但却也“常唱常败”。事实上,如果他们真按照这些唱空言论来做投资的话(比如做空中国经济),相信连裤子都得赔掉了。

然而至少到目前为止,这几位老兄一个个尚且衣冠楚楚、登堂入室。这只能使人感到,他们对中国经济的评估是何等言不由衷,甚至可能是在表面“唱空”,实际“做多”,浑水摸鱼,从中渔利。他们只有唱空中国唱得越欢,实际做多中国才能赚得越多。可以说,他们是吃“唱空中国”这碗饭的“职业经理人”,但最终也只是小打小闹,其悚动而无厘头的言论早晚将被戳穿,只能博人一笑。

当然,除了这些别有用心的“假不懂”们,唱空中国的还有一些“真不懂”,倒值得破费笔墨解释一下他们的“唱空中国”观。

唱空中国的预言 为何屡屡落空?

其一是一叶障目,其实并不真的了解中国。这包括但不限于不懂中文、使用“三手”及以上材料分析中国经济;样本单一、以偏概全,要么认为北京、上海就是中国,要么拿乡村一隅来冒充全中国。其实,这并不仅仅是海外研究中国经济独有的问题,而是海外研究中国的通病。

例如,有国外历史学者通过地质勘探来研究中国唐朝时期的气候。然而,该学者从广东雷州半岛钻探提取岩心,并研究发现唐朝时中国的气候是温暖湿润的。这样的研究成果是不是很像那个著名的笑话:“螃蟹的神经主要长在蟹爪上”?很遗憾,极多唱空中国的论断,也是在这样搞笑的基础上得出来的。所以说,中国这么大,真得好好看看。

其二是刻舟求剑,常常生搬硬套。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理论及其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理论的前提和约束条件。也就是说在不同国家,同一套理论可能行不通。更通俗地讲,一杯孩子喝起来觉得很烫的热水,大人喝上去可能并不觉得烫。因此,某些经济数据和指标对只有中国一个县那样大小的国家而言,可能已经很紧急了,但放在比它大一些的国家来看根本不算什么困难。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