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2016全国两会 > 2016两会滚动新闻 > 正文

习近平今年两会首发声为何强调“讲真话”(图)(2)

2016-03-05 07:55:57  海外网    参与评论()人

  舆论

而民众参与感的获得,很大程度来源于一个开放而健康的舆论场。

在利益调整、价值观重塑的转型中,社会思想的波动、徘徊、多元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国的活力和生机。只不过,这种活力和生机能不能凝成继续改革向前的共识和动力?

正像俞正声主席说的:“鼓励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支持反映人民群众愿望和诉求的呼声,鼓励不同意见的交流和讨论”,这个舆论场是在改革的共识下开放交流,而不是以谩骂攻击为能事,不是以挑战社会道德、法律底线和政治红线为“自由”的标榜。

所以要有规范。

作为党员,必然需要接受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约束,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心里要有个底线,而不是故意挑战党内根本政治共识。作为公民,言论也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如果谁都没有把规范放在眼里,随意“破窗”,一个看似自由的舆论场必然成为分裂社会共识的导火索,从而让中国的改革陷入无尽的争吵和拖延。

但可惜,面对舆论场的多元与争论,处理不当,就会人为助推社会良性的论辩滑向撕裂共识的边缘。

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充满戾气的舆论场,大家都不习惯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而是上来就一棍子打死。有朋友问岛叔,为什么很多社会热点,发酵到最后往往会牵扯到意识形态之争,甚至上升到对党和政府执政合法性的质疑?如果舆论引导的结果是把大多数人推向反对派,那必然是在损害改革共识,掏空进步的根基。

在中国“第一个一百年”目标开始倒计时的时候,改革的共识尤其难得,也更脆弱。我们在处理舆论场热点的时候,更要小心。“讲真话”不是口无遮拦,人人心中有个规矩和底线,这也应该成为舆论场的共识,只有这样,我们的“讲真话”才更有意义。

文/独孤九段

(责任编辑:丁勇 CN007)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