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当前位置:新闻 > 政务新闻 > 正文

减量提质发展,老城焕发生机

来源标题:减量提质发展,老城焕发生机

一张蓝图绘到底。2017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获党中央、国务院批复,5年来,总规实施第一阶段102项重点任务阶段性目标已全面完成,推动北京城市战略定位转型和首都高质量发展。以新版总规为“施工图”,北京查补短板,健体强身。

减量提质新城成宜居宜业家园

2017年11月30日,伴随着东鼎市场闭市,喧嚣了30年的“动批”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市场静了、也净了,随之而来的转型升级提上日程——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里正在变身国家级金融科技创新示范区,也叫金科新区。承载了一代人记忆的老“动批”,又将展开一幅新画卷。

近年来,一改过去以增量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北京下大力气实现减量提质,城市面貌大大改善。据统计,2018年至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减量约110平方公里。在严控城市规模的同时,全员劳动生产率、地均产出、单位建筑面积产出却较2015年显著提升了35%、55%和41%。

“原来中心城区人口占比约60%,现在降到50%左右。”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主任张维感慨,随着城市空间结构拉开,可以欣喜地看到,外围很多新城已经成为年轻人和新来京工作人员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

主动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首都规划还划定了一定比例的“留白”,把约132平方公里的用地“空”出来,原则上在2035年前不予启用。“这是规划实施中的‘一泉活水’。”张维说,战略留白不仅是为保障中央功能、强化首都功能做好预留,也是为重点功能区产业创新孵化和待转型地区产业调整升级预留机遇,为改善人居环境预留空间。

街区保护老城焕发新活力

这几年王府井变化不小,已是主街繁华、辅街静美。步行街从原来的548米延长到892米,一直向北延伸到灯市口大街;大街周边10余条胡同实现不停车,建成慢行安宁街区;在校尉胡同和王府西街,以往杂乱的边角地变身口袋公园。如今的王府井已经从一条商业街扩展为一个商业街区,这意味着不仅要促进文化、商业、旅游融合发展,还要同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经过3年多的编制,《王府井商业街区更新与治理规划》如同一份沉甸甸的“处方”,为街区谋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