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3日从三亚市工商局获悉,该局对三亚两家“欺客宰客”的海鲜店实行“一次性死亡”,吊销其营业执照。三亚市工商局执法人员3日下午已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交到了两家海鲜店相关负责人的手中。(11月4日中新网)
三亚市两家海鲜店欺客宰客,被工商部门实行“一次性死亡”吊销了营业执照。此举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商家的欺客宰客行为,值得肯定和点赞。然而,在吊销证照和取缔不法商家后,要谨防其另起炉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欺客宰客的不法行径。
如今,不少不法商家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变着花样进行欺客宰客,特别是在一些旅游景点和风景名胜区,欺客宰客行为更是频频发生,从38元一只的“青岛大虾”,到三亚海鲜多次“宰客”现象,让很多游客和消费者谈之色变。可以说,“一颗老鼠屎带坏一锅粥”,不仅严重败坏了这些地方的社会声誉,也对当地旅游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出现社会影响较大的欺客宰客行为,被媒体或网络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当地工商、旅游等部门都对不法商家进行了严厉的查处和制裁,以消除不良的社会影响。但是,诸如三亚海鲜“宰客”的现象,为什么还是屡禁不止呢?一方面,宰客的巨额利润,和查处罚款比较起来,罚款的数额甚至几天就能“赚”回来,这样的处罚是“毛毛雨”,当然阻止不了商家的宰客冲动;另一方面,被曝光一次,才去重点查处一次,这与监管部门平时的监督不力也有很大关系,一部分商家心存侥幸心理,在暴利面前就会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