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中华视点 > 正文

杨绛对这个时代无话可说是可以理解的(2)

2016-05-27 15:06:28  王海涛    参与评论()人

总之,我们应该避免这样一种倾向——觉得别人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活着才更有意义。我们应该认同这样一个道理——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一个人怎么活着才有意义是他自己的事情。当然,一个从社会中汲取了名利的人,遭到外人的“品评”也是一种躲不过的“义务”。

我要表达的意思,大概也就是这些。但写到这里,想到了张中行与杨沫的故事。他们二人都是著名作家,杨沫的名著是红色经典《青春之歌》,张中行则写了很多散文,比如有文集《流年碎影》。他们二人大约在1932开始生活在一起,有过一段短暂的幸福生活。

那时候他们都很年轻,正赶上革命年代。杨沫受革命思想感染,看了很多革命书籍,逐渐倾向于革命。张中行则不以外然,大约曾经劝她不要轻信革命宣传口号,不要盲从。有一次张中行回家看到杨沫在专心看书“革命书籍”而没有做饭,就生气地说:你这么喜欢马克思的书,喜欢无产阶级,为什么还穿资产阶级的皮大衣呀?

二人后来当然是分道扬镳了,张后来成了知名作家、学者,杨成了作家以及文化官员。读杨沫的《青春之歌》,会觉得张中行成了反面人物、保守青年余永泽的原型。读张中行的书,我能感觉他对革命的冷漠甚至怀疑,他对于学生闹革命可能会被人利用的怀疑,他对于当时的革命行动是否真的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怀疑。

那么,张中行与杨沫,谁的道路值得赞赏?谁的生活方式更值得推崇?谁的人生更有意义?在不同的时代,或许评价差异会很大。杨沫在1958年《青春之歌》出版之后就获得了巨大的名声。而张中行,却以学者和作家的身份获得了更多的声望。

当然,套用这个故事去对比如何评价杨绛是不恰当的,时代不同,环境不同,一切都时过境迁了——在这复杂的人世,一个寿活百年的人,一个看过各种大是大非的人,一个穿越过各种大风大浪而幸存的人,面对这个时代如果真的无话可说,我是能够理解的。

(责任编辑:陈倩 CN030)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