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闻 > 聚焦 > 正文

王庚年:融合于品牌(2)

2016-08-22 16:36:49    人民网  参与评论()人

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品牌既决定发展,更关乎生存,面对着信息的碎片海量、用户的个性自主、渠道的丰富多元,任何媒体都可能淹没于时代洪流。在这个时代,“品牌就是一抹亮色,是媒体的标识”。坚持品牌融合,把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内容优势延伸到新媒体领域,依托品牌实现不同媒体手段从相加到相融,是主流媒体能在未来媒体格局中有所作为、有其地位的必然选择。新媒体时代,品牌的价值更加突显。在福布斯日前公布的2016年全球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中,苹果、谷歌、微软、脸书占据了前5席中的4席,远超来自其他行业的品牌。

其中,位居榜首的苹果品牌价值为1541亿美元,达到其年利润的3倍,接近苹果总市值的30%,排名第五的脸书品牌价值为526亿美元,与第四名可口可乐基本相当。这揭示出新的经济模式、新的品牌现象。品牌是能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在新媒体时代,当注意力成为最重要的稀缺资源时,品牌的溢价效应不断放大,品牌赋予媒体的附加价值更加具有决定性。可以说,媒体融合时代是一个需要把品牌价值做到极致的时代。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推进媒体融合的实践中,坚持“建设媒体、打造品牌”的指导思想,把主要资源和精力集中在打造品牌产品、品牌媒体上。从传播规律出发,新的媒体品牌要走出过去机构化、单一化的媒体模式。因此,我们主打的品牌,不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其英文简称“CRI”,而是依托旗下中华网的“中华”及“CHINA”系列品牌。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是考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要是承担国际传播任务,另一方面是考虑“中华”品牌的独特价值。

第一,“中华”品牌契合媒体定位。国际台使用65种语言,以“全球”为舞台,是专职从事国际传播的国家级媒体,核心任务是联接中外、沟通世界,展示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中国媒体讲中国故事,以“中华”为名,名正言顺。我们认为,“中华”能够作为代表国家、民族和文化的三位一体的传播符号。“中华”品牌契合国际台的职责使命和国家媒体定位,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无限的生命周期,是对外介绍中国、增进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首选品牌。

第二,“中华”品牌具有高度认知。中华网的域名“china.com”是全球顶级域名,“中华”及“CHINA”是传播中国的最大品牌,直接告诉世界“我是谁”,让人“一听便知、一看便知”。这个品牌背后有取之不尽的资源,天然地具有最高的认知度,占据传播的制高点,能够极大地降低品牌培育的成本、缩短品牌打造的过程。依托“中华”品牌,我们将努力构建以我为主、融通中外的语言表达,努力打造全球用户关注中国、了解中国的重要门户和窗口,打造海外华人情系祖国、寻根寻源的精神家园。

第三,“中华”品牌承接融合发展。随着5G、IPv6、区块链、量子通讯等新技术的应用,社会将真正进入一个融合的时代,融合将成为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当今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可以概括为“移动互联”,也就是全球移动、万物互联,表现形式是“一切皆媒体、媒体皆互联,一切皆数据、数据皆在线,一切皆平台、平台皆中心”。在这一趋势下,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而是更多跨界的融合产品,形成融社交、服务、信息、娱乐等于一体、全球移动的“融合媒体”,“泛媒体化”趋势将越来越清晰。在这样的跨界融合时代,用户选择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牌。“中华”品牌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延展性,我们依托这一品牌在融合发展上做了一些探索,打造了多语种ChinaNews、ChinaRadio、ChinaTV和中华浏览器等平台品牌,形成了广播媒体、视频媒体、网络媒体、平面媒体和影视译制等业务集群,布局了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等媒体形态,开发了一系列融媒体产品。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华”品牌向新的产品形态、产业形态拓展。

以上是我们关于“媒体融合”的粗浅思考和做法,请大家指正。谢谢。

(责任编辑:李皓 CN002)